五行音律对照表 五行音律 中医 曲目_十二生肖_星座运势

星座运势>星座运势>十二生肖

五行音律对照表 五行音律 中医 曲目

时间:2023-09-15 02:19:27 作者:有一些记忆

八字纳音五行对照表

  在五行查询表中,五行纳音、五行年命归类查询,每相邻的两年为一个年命,以出生年的五行纳音来查询。下面我为你整理了八字对照表蚂拦,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八字纳音五行对照表
  甲子年生海中金命(1924,1984)乙丑年生海中金命(1925,1985)

  丙寅年生炉中火命(1926,1986)丁卯年生炉中火命(1927,1987)

  戊辰年生大林木命(1928,1988)己巳年生大林木命(1929,1989)

  庚午年生(1930,1990)辛未年生路旁土命(1931,1991)

  壬申年生(1932,1992)癸酉年生剑锋金命(1933,1993)

  甲戌年生(1934,1994)乙亥年生山头火命(1935,1995)

  丙子年生涧下水命(1936,1996)丁丑年生涧下水命(1937,1997)

  戊寅年生命(1938,1998)己卯年生城头土命(1939,1999)

  庚辰年生(1940,2000)辛巳年生白蜡金命(1941,2001)

  壬午年生杨柳木命(1942,2002)癸未年生杨柳木命(1943,2003)

  甲申年生泉中水命(1944,2004)乙酉年生泉中水命(1945,2005)

  丙戌年生屋上土命(1946,2006)丁亥年生屋上土命(1947,2007)

  戊子年生霹雳火命(1948,2008)己丑年生霹雳火命(1949,2009)

  庚寅年生松柏木命(1950,2010)辛卯年生松柏木命(1951,2011)

  壬辰年生长流水命(1952,2012)癸巳年生长流水命(1953,2013)

  甲午年生砂石金命(1954,2014)乙未年生砂石金命(1955,2015)

  丙申年生山下火命(1956,2016)丁酉年闷唯胡生山下火命(1957,2017)

  戊戌年生平地木命(1958,2018)己亥年生平地木命(1959,2019)

  庚子年生壁上土命(1960,2020)辛丑年生壁上土命(1961,2021)

  年生金薄金命(1962,2022)癸卯年生金薄金命(1963,2023)

  甲辰年生覆灯火命(1964,2024)乙巳年生覆灯火命(1965,2025)

  丙午年生天河水命(1966,2026)年生天河水命(1967,2027)

  戊申年生大驿土命(1968,2028)己酉年生大驿土命(1969,2029)

  庚戌年生钗环金命(1970,2030)辛亥年生钗环金命(1971,2031)

  壬子年生桑柘木命(1972,2032)癸丑年生桑柘木命(1973,2033)

  甲寅年生大溪水命(1974,2034)已卯年生大溪水命(1975,2035)

  丙辰年生沙中土命(1976,2036)丁巳年生沙中土命(1977,2037)

  戊午年生天上火命(1978,2038)己未年生天上火命(1979,2039)

  庚申年生石榴木命(1980,2040)辛酉年生石榴木命(1981,2041)

  壬戌年生大海水命(1982,2042)癸亥年生大海水命(1983,2043)
  五行山裂纳音
  所谓纳音五行,指的是年命纳音的五行属性。

  中国的农历纪年,是干支纪年,即用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表示年月日时的状态。

  而纳音五行,则是把融合以后,得出来的新五行。天干有天干的五行属性,地支有地支的五行属性,天干与地支配合后会变成新的五行,称为“纳音五行”。

  古人把纳音编成诗诀,方便记忆:

  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炉中火

  戊辰己巳大林木;庚午辛未路傍土

  壬申癸酉剑锋金;甲戌乙亥山头火

  丙子丁丑涧下水;戊寅己卯城头土

  庚辰辛巳白蜡金;壬午癸未杨柳木

  甲申乙酉泉中水;丙戌丁亥屋上土

  戊子己丑霹雳火;庚寅辛卯松柏木

  壬辰癸巳长流水;甲午乙未砂中金

  丙申丁酉山下火;戊戌己亥平地木

  庚子辛丑壁上土;壬寅癸卯金箔金

  甲辰乙巳覆灯火;丙午丁未天河水

  戊申己酉大驿土;庚戌辛亥钗钏金

  壬子癸丑桑柘木;甲寅乙卯大溪水

  丙辰丁巳沙中土;戊午己未天上火

  庚申辛酉石榴木;壬戌癸亥大海水

  原干支五行称为正五行,纳音五行叫做假借五行,因为它是假借古代五音()和十二音律而组合成的纳音五行。我们平常所知道的什么“金命”“木命”“水命”“火命”“土命”,就是纳音五行的属性。
  生肖五行纳音
  生肖五行,所谓生肖五行,就是你的生肖属相,所蕴含的五行。古人把,纳入十二个地支,故此产生了相对应的生肖五行。亥猪、同属水;亥为阴水,子为阳水。、卯兔同属木;寅为阳木,卯为阴木。巳蛇、午马同属火;巳为阴火,午为阳火。申猴、酉鸡同属金;申为阳金,酉为阴金。丑牛、同属含水的湿土;丑为阴,辰为阳。未羊、戌狗同属含火的燥土;未为阴,戌为阳。你属什么,生肖五行就是对应的五行。比如你属猪,或属鼠,生肖五行就是水。你属虎,或属兔,生肖五行就是木,以此类推……说到这里不难看出,所谓生肖五行,就是出生年支的五行属性,也即是八字年支的五行属性,也只不过是中的一个字,只代表年支,而不能代表整个命局,所以既有它的实用价值,也有它的局限性。也不能以一个生肖五行,去概括整个八字命局。但不能否认,生肖五行在合婚中,还是有很大作用的,因为生肖五行,是婚配的根基,是情感的基础气场,根据生肖五行的生合作用,或冲害作用,而判断俩人的合婚姻缘,虽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却是有很大参考价值的。比如属子鼠的,与属丑牛的人,为子鼠丑牛相合,故婚配的根基很好。比如属子鼠的,与属午马的人,为子鼠午马相冲,故婚配的根基很差。

  生肖五行,对判断一个人的性格脾气与思维方式等,也有一定的作用。但它对判断一个人的命理喜忌,则是一种误导,如果以为生肖五行是啥,就是喜用啥,那就完全搞错了。至于命理喜忌什么,那不是用生肖五行来判断的,而是要根据八字整体状态来判断的。

甲子纳音五行表

六十甲子纳音五行表是怎么推算出来的?《地理大全入门要诀》卷之六中“纳音五行”篇指出:“纳音,是根据金属敲之有声来命名。一为火,二为土,三为木,四为金,五为水。甲己子午属九,乙庚丑未属八,丙辛寅申属七,丁壬卯酉属六,戊癸辰戌属五,巳亥归四。这种方法就是将干支数加起来看得数是多少,然后用五去除,所除得的余数,剩一就属火,剩二就属土,依此类推。因此,甲子是二九一十八属木,乙丑是二八一十六属火,纳音总数是三十四,除以五余数为四,四为金,所以纳音属金”。
明人谢肇J的《五杂组》也有“六十甲子之有纳音也,盖本于六十律旋相为宫隔八相生之说。”诸如此类之说,在唐宋笔记之中已为多见,这里告诉我们纳音事实上是与乐律、历法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它不同于我稿模们常规的对天干地支的单独认识,这是在接触纳音问题时,需要特别注意的。

六十甲子纳音表的纳音五行六十甲子纳音五行如下: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炉中火戊辰己巳大林木庚午辛未昌培路旁土壬申癸酉剑锋金甲戌乙亥山头火丙子丁丑涧下水戊寅己卯城头土庚辰辛巳白蜡金壬午癸未杨柳木甲申乙酉泉中水丙戌丁亥屋上土戊子己丑霹雳火庚寅辛卯耐敬唯松柏木壬辰癸巳长流水甲午乙未沙中金丙申丁酉山下火戊戌己亥平地木庚子辛丑壁上土壬寅癸卯金箔金甲辰乙巳佛灯火丙午丁未天河水戊申己酉大驿土庚戌辛亥钗钏金壬子癸丑桑拓木甲寅乙卯大溪水丙辰丁巳沙中土戊午己未天上火庚申辛酉石榴木壬戌癸亥大海水

六十甲子纳音表记忆方法?六十甲子纳音歌   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炉中火,戊辰己巳大林木,庚午辛未路旁土,
壬申癸酉剑锋金,甲戌乙亥山头火,丙子丁丑涧下水,戊寅己卯城头土,
庚辰辛巳白腊金,壬午癸未杨柳木,甲申乙酉井泉水,丙戌丁亥屋上土,
戊子己丑霹雳火,庚寅辛卯松柏木,壬辰癸巳长流水,甲午乙未沙中金,
丙申丁酉山下火,戊戌己亥平地木,庚子辛丑壁上土,壬寅癸卯金箔金,
甲辰乙巳佛灯火,丙午丁未天河水,戊申己酉大驿土,庚戌辛亥钗钏金,
壬子癸丑埂柘木,甲寅乙卯大溪水,丙辰丁巳沙中土,戊午己未天上火,
庚申辛酉石榴木,壬戌癸亥大海水

六十甲子纳音表的解释①六十甲子纳音五行表示了五行物质的质量,以此来喻象人的能力大小。如海中金、剑峰金、白蜡金、沙中金、金箔金、钗钏金,在这六种纳音金中,海中金的质量大于沙中金;沙中金的质量大于剑峰金;剑峰金的质量大于钗钏金;钗钏金的质量大于白蜡金和金箔金。故质量大者,贯性大、力量大,表示不易受伤和损坏;质量小者,贯性小,力量小,表示容易受到损伤。所以纳音五行质量大者,主其人能力强,反之为能力缺乏。②六十甲子纳音五行表示了五行物质的用途,以此来喻象人的性格。如剑峰金可做兵器、砍树之用等,则主其人性格外向、刚强等;钗钏金可做装饰品之用等,则主人的性格内向、柔弱等。③六十甲子纳音五行表示了五行物质的空间,以此来喻象人的心绪。如海中金在海中,深藏不露,则主其人处事心细、周密等;沙中金在沙中容易发现,则主其人处事粗心、欠妥等。④六十甲子纳音五行表示相互之间的生克关系能否成立,以此来喻象人与人之间能否和睦相处。如大海水不能生任何纳音之木,因为海水是咸的,则表示凡纳音为大海水的人,不能和凡属纳音木的人和睦相处等。而长流水,天河水等纳音水就可以生任何纳音木,则表示在六种纳音水中,除大海水外,其余五种纳音水的人,均可以与任何纳音水的人和睦相处等。

60甲子纳音五行表2017年是什么命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2017年是丁酉鸡年,和今年一样,都是山下火命。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谢谢

谁给解释一下纳音五行和五行的区别纳音
纳音,是在术数预测中广为应用的一种取“数”的方法,它对应的数理已经被“六十甲子纳音”大致的规定下来,其基本的意义还是用“五行”来阐述的。
“纳音”的“音”,就是我国古人根据不同音阶确定的五音。五音不是天生的神秘事物,而是人为规定的。五音不是三音,也不是七音,因为三音太少,无以表现音律变化,七音太多太复杂,难于为古人掌握,“五音”最好。事实上现在的音阶已经不止“五”音了。所以,“五音”本身是不神秘的。
五音是那五个音?就是宫、商、角、徵、羽,对应今天的1、2、3、5、6――哆、来、咪、嗦、啦。
那么“纳”又是什么意义呢?纳,有加入的意思。“纳音”是不是“加入音律”的意思呢?如果是,就是说没,在术数预测中,除了用五行、数字等来研究,还加入一种研究方式,就是音律的方式。如果真是这样,纳音就是古人探索声音与人事的一种企图,表现了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欲望。可惜,这样的理解还没有得到证实。而更多的研究命理的人都只是千方百计运用纳音无行的既有观点去预测人生,没有人训诂和考据“纳音”本身的意义。
网络搜索关于纳音来历的文章,发现有人指出:“从来没人知道纳音的来历.这个东西好似紫微,从天而降,如果说是外星人给地球的礼物,也不失为一种解释.其次,纳音的原理一直无人能够真正说明白.三命通会的经典解释是目前为止公认最清晰的版本,但即使如此,仍然充斥着不少牵强附会的地方……”这样的说法代表了许多人的观点,给纳音披上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这些就待识者指教了。
但基本的观点还是有了,就是纳音是用与音律相关的知识来进行预测的一种方法。
五行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的运行、变化)。我国古代思想家企图用这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中医用五行来说明生理病理上的种种现象。迷信的人用五行相生相克来推算人的命运。
五行学说最早在道家学说中出现。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物质组成学说,与西方的水、火、土、气四元素学说类似,但随着近代化学的发展,这两种学说的物质构成理论都被否定.
中国西周末年,已经有了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五材说”。从《国语・郑语》“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和《左传》“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到《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的记载,开始把五行属性抽象出来,推演到其他事物,构成一个固定的组合形式。在战国晚期提出了五行相胜(克)相生的思想,且已把胜(克)、生的次序固定下来,形成了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的模式,自发地体现了事物内部的结构关系及其整体把握的思想。就在这个时期,《内经》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这对研究和整理古代人民积累的大量临床经验,形成中医特有的理论体系,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木生火:因为火以木料作燃料的材料,木烧尽,则火会自动熄灭
火生土:因为火燃烧物体后,物体化为灰烬而灰烬便是土;
土生金:因为金蕴藏于泥土石块之中,经冶炼后才提取黄金
金生水:因为金若被烈火燃烧,便溶为液体,液体属水;水要依靠铁器来开导疏通
水生木:因为水灌溉树木,树木便能欣欣向荣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众胜寡,故水胜火也;因为火......>>

纳音五行与生辰五行的区别。五行是指五种物质形态:木、火、土、金、水。古人按60甲子(10天干和12地支结合形成的60甲子
)纳音创立纳音5行每两年为同一个纳音五行命。比如:甲子乙丑这两年出生的都是海中金。而属相5行则是
按出生年的12属相来划分。比如甲子年出生的属鼠。鼠在五行中为子水。就是水命。其实这两种五行都不属于
正五行,正五行是按出生的日子来决定命的。比如属鼠的人,生在甲子年丙寅月己卯日己巳时。他的命就是
土命。(己土)。按照这种方法推命要比按照纳音五行和属相五行推命要准确得多。因为纳音五行一命管
2年。本身就不科学。比如都是甲子年出生的,按照纳音5行来断命,都是海中金命。实际上,不必说两年
,就是一年出生的命也是迥异。再说,属相五行,属鼠的为子为水,属马的为午为火。水火不相容。这只
是一种武断。因为子午确实相冲,但是,如果一个人坐衰地,相冲反而是好事,所以。真正的、准确的断
命还是应该采用正五行结合出生地来推断。这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推命方法。至于纳音五行合属相五行只是
对正五行起辅助作用,主要用来合婚。

人生八字五行是按甲子纳音还是十二生肖属相按照甲子纳音

纳音五行中的纳音是什么意思?天干有天干的五行,地支有地支的五行,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就是子丑寅畛剿任缥瓷暧闲绾ァL旄捎氲刂配合后会变成新的五行,称为“纳音五行”。原干支五行称为正五行,纳音五行叫做假借五行,因为它是假借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和十二音律而组合成的纳音五行。
六十甲子纳音表五行歌
甲子、乙丑――海中金, 丙寅、丁卯――炉中火;
戊辰、已巳――大林木, 庚午、辛未――路旁土;
壬申、癸酉――剑锋金。 甲戌、乙亥――山头火,
丙子、丁丑――涧下水;戊寅、已卯――城头土,
庚辰、辛巳――白蜡金;午、癸未――杨柳木。
甲申、乙酉――泉中水, 丙戌、丁亥――屋上土;
戊子、已丑――霹雳火, 庚寅、辛卯――松柏木;
壬辰、癸巳――长流水。甲午、乙未――砂石金,
丙申、丁酉――山下火;戊戌、已亥――平地木,
庚子、辛丑――壁上土;壬寅、癸卯――金箔金。
甲辰、乙巳――灯头火, 丙午、丁未――天河水;
戊申、已酉――大驿土, 庚戌、辛亥――钗钏金;
壬子-癸丑――桑柘木。甲寅、乙卯――大溪水,
丙辰、丁巳――沙中土;戊午、已未――天上火,
庚申、辛酉――石榴木;壬戌、癸亥――大海水。
至于如何理解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慢慢的理解吧。

怎样用六十甲子表计算年号没那么复杂,用年号减去3,然后除以60(甲子),余数在1~60以内,然后再根据天干[10](甲乙…)地支[12](子丑…)推算,举例2012,余数29,天干第九壬,地支第五辰,即是壬辰年

文言常识乐曲音律

1.古代文化常识的古代音律
古乐调分为宫(C)、商(D)、角(E)、变徵(F)、徵(G)、羽(A)、变宫(B)七种。变徵相当于现代西洋乐的F调,声调悲凉。羽声相当于现代西洋乐中的A调,比变徵音高,能表现激愤或高昂的情绪。如《战国策.燕策》:“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瞠目,发尽上指冠。”宫五音之一。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do音。“宫”音为五音之主、五音之君,统帅众音。《国语·周语下》曰:“夫宫,音之主也,第以及羽。”《礼记·乐记》曰:“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宋张炎《词源·五音相生》亦曰:“宫属土,君之象……宫,中也,居中央,畅四方,唱施始生,为四声之纲》。”宫调(式)又为众调(式)之“主”、之“君”,即就其今所谓之“调高”而言。《隋书·音乐志》云:“每宫应立五调”“牛弘遂因郑译之旧,又请依古‘五声五律’旋相为宫:‘雅乐’每宫但一调,惟‘迎气’奏五调,谓之‘五音’;‘缦乐’用七调……”此所谓“宫”,与“均”通。有以宫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曰:“宫七调第一运正宫调,……第六运仙吕宫,第七运黄钟宫。”张炎《词源》亦曰:“十二律吕各有五音,演而为宫为调……黄钟宫(均):黄钟宫(调式)、黄钟商(调式)、黄钟角(调式)、黄钟变(变徵调式)、黄钟徵(调式)、黄钟羽(调式)、黄钟闰(闰宫调式)。”

【商】五音之一。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re音。“商”音为五音第二级,居“宫”之次。古人认为,“商,属金,臣之象”,“臣而和之”。有以商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如唐段安节的《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中的“入声商七调”。

【角】五音之一。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mi音。“角”为五音之第三级,居“商”之次。古人以为,“角属木,民之象”。有以角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如唐段安节的《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中的“上声角七调”。在古代的调(式)中,有以角音为调之角调,或有以闰宫为角之角调。

【徵】五音之一。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sol音。“徵”为五音之第四级,居“角”之次。古人以为,“徵属火,事之象”。有以徵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

【羽】五音之一。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la音。“羽”为五音之第五级,居“徵”之次。古人以为,“羽属水,物之象”。有以羽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如唐段安节的《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中的“平声羽七调”。

【变徵】古音阶中的“二变”之一。角音与徵音之间的乐音。《史记·荆轲传》曰:“高渐离击筑,荆轲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宋人亦有称变为闰,曰闰徵。在十二律,通常指较徵音下一律之音(相当于#fa);也有较角音上一律之音(即清角,相当于fa),又《隋书·音乐志》引郑译与苏夔俱云“今……‘清乐’黄钟宫(均)以小吕(仲吕)为变徵”。有以变徵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隋书·音乐志》记载,苏夔曰:“每宫(均)应立五调(式),不闻更加变宫、变徵二调(式)为七调(式)。”郑译答之:“周有七音之律……今若不以‘二变’为调曲,则是冬夏声阙,四时不备。是故每宫(均)须立七调(式)。”众人从之。在宋张炎《词源·八十四调》十二宫(均)下,皆有七调(式),列“变徵”之“调式”。

【变宫】古音阶中的“二变”之一。羽音与宫音之间的乐音。宋人有称其为“闰宫”者。在十二律,有指较宫音下一律之音(相当于si),如《后汉书·律历志》云:“黄钟为宫……应钟为变宫”;亦有较羽音上一律之音(相当于bsi),如《晋书·律历志》云“清角之调(音阶)以姑洗为宫,……太簇为变宫”。有以变宫为主音为结声构成的调(式)名。
2.中国古代的音律都是什么
希望对你有帮助音律

古代有五音和七音,这个“音”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音阶,五音就是宫商角徵羽,再加上变宫、变徵,就构成了七音,与今天的七音阶对比是:

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

1234567

七音中,以其中任何一音为主(即作为乐曲主旋律中居于核心地位的主音),就构成了一个调式,不同的调式有不同的感***彩和表达功能,因而也能产生不同的音乐效果。例如《荆轲刺秦王》叙述荆轲一行出发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变徵之声”就是变徵调式,这种调式旋律苍凉悲壮,适宜于悲歌。下文又有“复为羽声慷慨”,“羽声”就是羽调式,这种调式高亢激越,所以听后“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

古代有六律,只古乐的十二个调,它包括黄钟、无射等六个阳律以及大吕等六个阴律,十二律不但各有特定的名称,而且还有固定的音高,如黄钟相当于今天西乐的C调,无射相当于A调等。

古代还有八音,是对乐器的统称,包括金(钟等)、石(磬等)、丝(琴瑟等)、竹(管、箫等)等八类,每类包括若干种乐器,如《石钟山记》“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无射”就是无射钟,因为此钟合于无射律;歌钟就是编钟,它常用于歌唱伴奏,所以称为“歌钟”。

中国民族乐器是中国音乐必不可少的组成,经数千年发展形成了品种众多,曲目丰繁的态势,大致可分为合奏与独奏两大类。合奏乐器多为锣鼓、锁呐、二胡、琵琶、扬琴、三弦、笛、笙、箫等等。独奏乐器通常以古琴、琵琶、二胡、板胡、笛子、筝等为主。
3.中国古五音歌曲乐曲拜托急所有五音歌曲乐曲名
五音不全唱歌时,有人唱得不搭调,常常走音,把握不住do、re、mi、fa、sol、la、ti七个音阶,唱歌变成绝无优美旋律可言的“念歌”或“喊歌”了。

在卡拉OK厅人人有此类受折磨体验,大家笑说唱者毫无艺术天分,“五音不全”。明明是“七音”却叫“五音”,是怎么回事呢?这要说说“五音”概念。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音乐的发展也有悠久历史,但古乐曲是五声音阶,同西方有别。如用西乐的七个音阶对照一下的话,古中乐的“五音”相当于do、re、mi、sol、la少去了半音递升的“fa”和“ti”。

当然,古中乐的五音唱名,不可能同西乐的“哆、来、咪、索、拉”叫法一样,唐代时用“合、四、乙、尺、工”;更古则用“宫、商、角、徵(读zhǐ音)、羽”了。所以,如果我们稍加留意,正宗中国古乐曲,是没有“发(fa)”和“稀(ti)”两个音阶的。

比如,现在还时有听到的江南小调《茉莉花》即是古曲之一,它全曲若用唱名哼出,只有“哆、来、咪、索、拉”,全无“发、稀”两音;名古曲,岳飞词的《满江红》亦然。顺便提一下,如果发现被人称做“中国古曲”的音乐歌曲,出现有“发、稀”音阶唱名,那它不是冒牌货就是被今人改造了。

五音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故有“五音不全”成语了。
4.音律的音乐中的音律
我们把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高度及其相互关系称为音律。在音乐之父巴赫大力提倡十二平均律之前,西洋的音阶不但有很多种类,同时音程的划分也是用纯律这个系统。纯律是指两个音的声波震动的比例越单纯,则这两个音听起来会越和谐,反之则越不和谐。这也是人类耳朵天生的特性,所以早期所谓和谐音程的声波震动比例大致如下:

完全一度1:1完全八度1:2

完全五度2:3完全四度3:4

大三度4:5小三度5:6

大六度3:5小六度5:8

综上所述,最和谐的音程当然是完全一度,其次是完全八度,但二度和七度则是相当不和谐的音程。其震动比例一定是很奇怪的比例。虽然纯律最符合人类耳朵对美声的要求,能够有非常优美的和声音响效果,但却不太实用。因为这样的比例会因为转移调性而有很大的麻烦,例如C大调的主音是DO,应该以DO为起点,依照比例而定出其他音的音高,但如果转到G大调,所有的音的音高就会稍微做一些改变了。在巴洛克时代之前,因为乐曲形式简单很少转调,但随着乐曲形式越复杂,纯律就变成是相当麻烦的系统了。随着音乐的发展,纯律的缺点就显示出,为了解决这问题,十二平均律应运而生。

A:十二平均律:

将一个纯八度(如c1—c2)平均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半音,这种定律法就叫“十二平均律”。

B:十二平均律最大的优点:

不管怎样移调或转调,都能够获得均等的音乐效果。但这是相对的,因为十二平均律是将一个八度均分成12等分,所以每一个半音之间的震动比数都是一个除不尽的无限小数,所以无论演奏哪一个***都不可能得到真正完全谐和的音乐效果,只不过十二平均律影响的幅度相当小,比较之下仍是非常好的一个音程系统。当前MIDI无法取代真人演奏效果的原因是因为真人演奏时演奏家会凭自己的耳朵判断音程和谐的程度,通常比较接近纯律,但在电脑中现时还无法更好做到,根本原因是音程定义系统上有着根本的差异,不过差异不太大。但是技术进步正在改变这种局面,通过电脑演奏越来越能获得自然的音乐。事实上它是纯律的一部分,它规定五度音的频率之比为2:3,其他音程都由若干个五度产生,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简谱中的12356)按照五度相生律定音,顺序是:宫→徵→商→羽→角。实践表明,按照五度相生律的音高演奏的旋律是最优美的,弦乐器就是典型的按照五度相生律定音的乐器。
5.中国古代音律的韵味
中医认为,五音,即角、徵、宫、商、羽,对应五行(木、火、土、金、水),并与人的五脏和五种情志相连。如宫调式乐曲,悠扬沉静、淳厚庄重,有如“土”般宽厚结实,可入脾;商调式乐曲,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角调式乐曲,朝气蓬勃,生机盎然,具有“木”之特性,可入肝;徵调式乐曲,热烈欢快、活泼轻松,具有“火”之特性,可人心;羽调式音乐,凄切哀怨,苍凉柔润,如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肾。中医的“五音疗疾”就是根据5种调式音乐的特性与五脏五行的关系来选择曲目,以调和情志,调理脏腑,平衡阴阳,达到保持机体气机动态平衡、维护人体健康的目的。

变徵调式的代表性乐曲如荆轲赴秦前高渐离所奏的缶曲,其风格正是悲壮苍凉。

变宫调式的乐曲比较少见,暂缺。
6.什么是音律~
我们可以把声音归纳为三大类:语音、乐音、物音。

如果没有声音,不仅人类无法生存,就是一切生物也不可能生存。人类的文化是人们共同创造的,所以每一个人都可以共享文化成果。

音乐文化也不例外,她是人类的共同语言。“音律”这个名词的解释应该是:用数学的方法计算物理振动的音响学;用数学的方法计算物体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中,音的频率相互关系;音乐中各旋律音阶中的标准高度的相互关系。

人类在没有语言沟通以前,人们为了在群体共同捕获一个大的野生动物的时候,用自己的呼叫声或吹响号角表明自己的地理位置,其音高有相对的高度,这就是最古老的音律。人类在远古的夏商时期,通过各种自娱活动,用直觉判断的方法,创造出了不少乐器,如牛角号、牛骨笛(只有二、三个音)、芦苇管笛等等。

人们在乐器演奏中创造了音律,这些音律虽然不是计算得来,但是其可听程度是用人耳的直觉判断,产生了“1”、“3”、“5”、“6”等有相对音高的音律。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和人们对音乐的认识有限,其音律没有固定下来。

那么什么时期才开始初步明确音律呢?可以说是在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那时芦苇箫管(称为龠)已经出现而且流行,人用口可以同时吹奏长短不同的二支、三支甚至更多的管数。芦苇管笛同时发声时,发现了哪些相对音高好听、哪些不好听的芦苇箫管。

于是,把好听的、协和的芦苇萧管(长短不一样、音高不一样)保留起来,便利以后仿制。从这时开始,人们就发现箫管越长,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箫管的长度短则发出的声音高。

按现今的音律验证方法可知,古人保留使用协和的芦苇箫管的音程是:以某一根管长为标准音的八度、纯四度、纯五度音程;次之以纯四度管长为标准而制作的八度、纯四度、纯五度的协和箫管;再以纯五度管长为标准而制作的八度、纯四度、纯五度的协和箫管……在中国出土的殷墟(约在公元前1401年至公元前1122年)甲骨文中就有“和”的记载。“和”即是(十三苗至十七苗)小笙的前身。

可见笙的历史距今至少有3千年以上。既然有“和”这种器乐,就必然有音律。

从古到今笙的音律调制是用传统的四度、五度、八度和声音来调音准。可见在这时期,我国古老的四、五、八度相生音律产生了。

这种四、五、八度调音方法在现今器乐调音中仍有实际应用意义。请看四、五、八度循环、旋宫调音方法图:音律的产生离不开声音,声音的产生则来自于振动。

当我们用发音体(如一根弦或一根竹管)通过外力使其振动,最早发出的音波是基频声音,这个基频最容易使人听到,然后按其各部分振动产生许多泛音共同存在。由于第三泛音以后的泛音很弱,人耳不容易分辨。

请看泛音关系图:当乐器发出一个1(Do)音时,实际上已存在“有规律的泛音列”(在每个物音的泛音系列中,都存在波腹和波节,波节不发声音,波腹才会发出声音)。我国的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的确立年代大概在商朝(约前16世纪)。

经过人类不断在艺术实践中积累经验,囿于“龠”的前身就是芦苇管箫而发展起来的,乐师们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凭人耳的听觉,确立某一根管为基准,运用四、五、八度相生律调制出长短不一的、带有协和音高的芦苇管箫,从而产生了“1”、“2”、“3”、“5”、“6”,这些五声音阶并且固定下来使用。这时,乐师们发现了芦苇管箫的长短与音律的比率为9、8、7、6、5。

即:9的长度为宫音,商音则是宫音的九分之八(9:8),角音为(9:7),徵音为(9:6),羽音为(9:5)。从这些份数的关系比率,古人做出证实五声音阶中各音的计算方法,即是历史书上记载的中国最早的音律计算方法。

古代这种五声音阶确立后,由某个主音连结许多高低不同的、有相互相生律产生的音,便产生了调。当时的音乐有三种主要调式:清调(羽调式)、平调(宫调式)、侧调(商调式)。

约公元前770年,有《周礼春官》记载:大司乐“吹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以致鬼神……”又有《礼记•礼运》记载:“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也”。综上可知,“五声”是古代一切音乐的主体,“六律”是由“五声”发展而成。

即:宫、商、角、徵、羽、变宫“7”。在“六律”的基础上,古人把它再发展为“七律”。

发展的方法仍用“五度相生律”。在春秋战国末期,古代乐师充分利用“四、五、八度旋宫相生律”的方法,开展了律制大改革。

产生并使用了“十二律”;其命名是:黄钟“1”、大吕“#1”、太簇“2”、夹钟“#2”、姑洗“3”、仲吕“4”、蕤宾“#4”、林钟“5”夷则“#5”、南吕“6”、无射“#6”、应钟“7”)。同时产生并使用了“24律”、“纯律”,产生了“三百多律”等等。

当时,还未有“简谱”和“线谱”的发明,所以定“音名”时,由宫廷乐师来定。尽管那时十二律已经出现,由于大多数乐器不能演奏十二平均律,而且音律的律制也太多,作曲乐师也没有完善的作曲法,所以十二平均音律没有在民间广泛流传。

音乐律制,经过2千多年来无数乐师的实践后,证实应用“五度相生律”、“纯律”、“十二平均律”这3种音律比较完善,而且在民间也。
7.什么是音律
我们把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高度及其相互关系称为音律。

音律的分类音律是在长期的音乐实践发展中形成的,音律有多类,而人们熟知的主要音律有"纯律"、"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三种。其中"十二平均律"目前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音律幻想纯律在音乐之父巴赫大力提倡十二平均律之前,西洋的音阶不但有很多种类,同时音程的划分也是用纯律这个系统。纯律是指两个音的声波震动的比例越单纯,则这两个音听起来会越和和谐,反之则越不和谐。

这也是人类耳朵天生的特性,所以早期所谓和谐音程的声波震动比例大致如下:完全一度1:1完全八度1:2完全五度2:3完全四度3:4大三度4:5小三度5:6大六度3:5小六度5:8综上所述,最和谐的音程当然是完全一度,其次是完全八度,但二度和七度则是相当不和谐的音程。其震动比例一定是很奇怪的比例。

虽然纯律最符合人类耳朵对美声的要求,能够有非常优美的和声音响效果,但却不太实用。因为这样的比例会因为转移调性而有很大的麻烦,例如C大调的主音是DO,应该以DO为起点,依照比例而定出其他音的音高,但如果转到G大调,所有的音的音高就会稍微做一些改变了。

在巴洛克时代之前,因为乐曲形式简单很少转调,但随着乐曲形式越复杂,纯律就变成是相当麻烦的系统了。十二平均律随着音乐的发展,纯律的缺点就显示出,为了解决这问题,十二平均律应运而生。

A:十二平均律:就是将一个八度均分成12个均等的音程,每一个音程规定为半音,两个半音为一个全音。B:十二平均律最大的优点:不管怎样移调或转调,都能够获得均等的音乐效果。

但这是相对的,因为十二平均律是将一个八度均分成12等分,所以每一个半音之间的震动比数都是一个除不尽的无限小数,所以无论演奏哪一个***都不可能得到真正完全谐和的音乐效果,只不过十二平均律影响的幅度相当小,比较之下仍是非常好的一个音程系统。MIDI再怎么进步都无法取代真人演奏效果的原因是因为真人演奏时演奏家会凭自己的耳朵判断音程和谐的程度,通常比较接近纯律,但在电脑中无法做到,根本原因是音程定义系统上有着根本的差异,不过差异不太大。

半音、全音十二平均律组织中最小的音高距离叫半音。两音间的距离等于两个半音的叫做全音。

八度内包括有十二个半音,也就是六个全音。等音音高相同而意义和记法不同的音,叫做等音。

等音是根据十二平均律而来的,因为只有在半音相等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产生等音。五度相生律事实上它是纯律的一部分,它规定五度音的频率之比为2:3,其他音程都由若干个五度产生,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简谱中的12356)按照五度相生律定音,顺序是:宫→徵→商→羽→角。

实践表明,按照五度相生律的音高演奏的旋律是最优美的,弦乐器就是典型的按照五度相生律定音的乐器。编辑本段形式特征音乐与人的关系如此密切,不同音律对人的影响早就为中华传统文化认同。

中国儒家、道家都有自己成系列的音乐,孔子听到优美的音乐—韶乐,“余音绕梁”,“三日不知肉味”!华彦钧的很多传世名曲就是道教音乐。中国历代统治阶级将音乐与“礼”紧密联系在一起,《诗经》的“风”、“雅”、“颂”很多都是歌词,当时都是配乐的。

中国封建社会还把音乐提高到反映施政民意,治国晴雨的高度,《吕氏春秋》、《史记》、《汉书》、《后汉书》等都不厌其烦的竭力记下有关音乐与治国的同一条类似“政治格言”的话:“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平也;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也;亡国之音悲以哀,其政险也。凡音乐通乎政,而移风平俗者也。”

今天中华崛起,古典音乐也面临继承与发展、借鉴与创新、包容与自主的课题。在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探索方面,《梁祝》、《二泉映月》等优秀曲目已取得中西合璧的完美配器,纯粹中华精神弘扬的好成绩。

在人民性与社会性的结合方面,《小河淌水》、《九曲黄河》等都已登入大雅之堂,成为专家和普通群众都喜闻乐见的好作品。在乐器个性与乐队整体性的探索方面,《正月·梅》、《打虎上山》、《浏阳河》等已取得优异成绩。

在生活性与思想性的结合方面,《黄河大合唱》、《战台风》等无疑已成为示范作品。在感觉性与理智型的结合中,《瑶族舞曲》、《火车开进苗山寨》等肯定是已取得成功的好作品。

在形式与技术的创新、探索方面,中国古典乐队,吸取西乐乐器及表现手法为所用,西乐大、中、小提琴、包括竖琴与中国传统乐器筝、箫、笛、阮、琵琶、二胡等的结合已取得成功。因为这些乐器不论在中乐、西乐中都是上可以衔接高音,下可以联系低音的使用领域较宽广的乐器。

而中乐中的唢呐等与西乐中的小号等乐器因个性较鲜明,较独特,包容性不强,兼容结合的探索就没见成功的作品。看能不能在中乐唢呐与鼓、锣、镲等打击乐器的组合中,结合西乐钢琴、小号、钢鼓等创作一些新样式的中国吹打乐曲。

而最古老的中乐像埙、笙、古琴等能不能在箫、笛的参与下,结合西乐单簧管等创作出一些新样式的中国民乐,和中国古乐。争取最终不依赖音响设备,在室外也能演奏面对众多观众、听众。

上一篇:五行中属木的东西都有什么 五行中属木的东西有什么

下一篇:更多十二生肖

本文标题:五行音律对照表 五行音律 中医 曲目

本文链接:http://m.xingzuo789.com/article/51954.html

使劲推荐

生肖相克相冲表,生肖相冲表怎么看 生肖相冲相克组合一览表
生肖相克相冲表,生肖相冲表怎么看 生肖相冲相克组合一览表

好的文章肯定人人都喜欢阅读,生肖相克相冲表,生肖相冲表怎么看给你解惑答疑,丰富的内容...

科字在五行中属什么属性 科字的含义及五行属性
科字在五行中属什么属性 科字的含义及五行属性

好的文章肯定人人都喜欢阅读,科字在五行中属什么属性给你解惑答疑,丰富的内容让你更加有...

2023年桃花年 2023年有桃花劫的生肖
2023年桃花年 2023年有桃花劫的生肖

好的文章肯定人人都喜欢阅读,2023年桃花年给你解惑答疑,丰富的内容让你更加有只是2023年...

大地春歌什么意思 大地春常在是哪首歌
大地春歌什么意思 大地春常在是哪首歌

好的文章肯定人人都喜欢阅读,大地春歌什么意思给你解惑答疑,丰富的内容让你更加有只是大...

1994年属狗什么生肖配对 1994年属什么生肖配偶
1994年属狗什么生肖配对 1994年属什么生肖配偶

好的文章肯定人人都喜欢阅读,1994年属狗什么生肖配对给你解惑答疑,丰富的内容让你更加有...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28岁属什么生肖的? 28岁属什么呢?
28岁属什么生肖的? 28岁属什么呢?

好的文章肯定人人都喜欢阅读,28岁属什么生肖的?给你解惑答疑,丰富的内容让你更加有只是2...

86年属虎五行属于什么命 86年的虎五行属性是什么
86年属虎五行属于什么命 86年的虎五行属性是什么

好的文章肯定人人都喜欢阅读,86年属虎五行属于什么命给你解惑答疑,丰富的内容让你更加有...

属虎男的配什么属相最好 属虎的男生和什么配
属虎男的配什么属相最好 属虎的男生和什么配

好的文章肯定人人都喜欢阅读,属虎男的配什么属相最好给你解惑答疑,丰富的内容让你更加有...

1996年属什么生肖属于什么命 1996年属什么生肖年是什么年
1996年属什么生肖属于什么命 1996年属什么生肖年是什么年

好的文章肯定人人都喜欢阅读,1996年属什么生肖属于什么命给你解惑答疑,丰富的内容让你更...

十二生肖龙与牛相配吗 生肖配对牛和龙
十二生肖龙与牛相配吗 生肖配对牛和龙

好的文章肯定人人都喜欢阅读,十二生肖龙与牛相配吗给你解惑答疑,丰富的内容让你更加有只...

精选十二生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