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地亚五行属性 克罗地亚五行属什么
时间:2023-09-22 13:38:31 作者:简单的礼物 大理石克罗地亚灰的简介
克罗地亚灰,是一种产于伊朗的装饰性大理石。底色为灰白,深灰色的向纹,纹路浅晰整齐。克罗地亚灰光亮如玉,灰色作为百搭色彩,可以随意搭配任意颜色,适合诚恳、稳重,对生活质量有考究的成熟人群,让装饰物呈现出庄重精致之美感。大多使用于室内装饰,如电梯间、洗手间、地面墙面等。
克罗地亚灰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克罗地昌雀亚灰大理石不含辐射,硬度较高,亮度较好。具有优良的加工性能:锯、切、磨光、钻孔、雕刻及异形加工等;
2.克罗地亚灰大理石的耐磨性能良好,不易老化,同时易翻新,其正常使用寿命一般在60-90年左右;
3.在工业上,耐庆早克罗地亚灰大理石被广泛得到应用。如:用于化工原料、涂料、牙膏基质等;
4.克罗差销地亚灰大理石具有不导电、不导磁、场位稳定等特性。(源自17cn石材)
科托尔详细资料大全
科托尔(黑山语:Котор,克罗地亚语:Kotor,拉丁语:Acruvium,希腊语:Ασκρηβιον,Askrèvion,义大利语:Càttaro)黑山南部海港。临亚得里亚海科托尔湾南端,同时也是黑山科托尔区的行政中心。人口2.1万(1981)。公元七世纪见于史籍。十五世纪起被威尼斯、奥地利等国控制。1918年归南斯拉夫。工业以食品加工为主,还有造船、机械等。有海军学院、海洋博物馆、历史档案馆、疗养院等。有中世纪教堂、罗马建筑等古迹与游览胜地。科托尔是亚得里亚海沿岸保存中世纪古城原貌最完整的城市之一,并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同时科托尔还有大量的名胜古迹,比如老城中建于1166年的圣特里芬大教堂和在城市上延伸长达4.5公里的古城墙。而在佩拉斯特湾边上的圣乔尔捷、戈斯帕和什克尔皮耶拉小岛也同样是科托尔附近最著名的旅游目的地。科托尔举办了几届夏季盛会,比如在2009年5月同布德瓦一起承办的由欧洲城市狂欢节联合会主办的世界城市狂欢节大会,简称夏季狂欢节(黑山语:BokeljskaNoć)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科托尔
- 外文名称:Котор
- 行政区类别:首府
- 所属地区:黑山科托尔区
- 地理位置:黑山沿海北部
- 人口:人口2.1万(1981)
- 方言:黑山语
- 气候条件:地中海气候
- 著名景点:科托尔(世界遗产)
- 机场:蒂瓦特机场
简介,历史沿革,人口组成,姐妹城市,旅游景点,文化盛会,交通运输,城市名人,
简介
公元七世纪见于史籍。十五世纪起被威尼斯、奥地利手薯等国控制。1918年归南斯拉夫。工业以食品加工为主,还有造船、机械等。有海军学院、海洋博物馆、历史档案馆、疗养院等。有中世纪教堂、罗马建筑等古迹与游览胜地。
科托尔市徽古老的地中海港口科托尔被威尼斯共和国时期建造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城墙所环绕,而从当地建筑物的风格上就可以明显感受的到威尼斯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作为亚得里亚海边最犬牙交错的海岸,科托尔湾有时会被称作欧洲最南端的峡湾(实际上科托尔湾是一个隐藏的河谷),而科托尔湾附近高悬的奥尔延和洛夫琴石灰岩崖壁则组成了大自然创造的最壮美的地中海风景。近年来,科托尔的游客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吸引游客的不仅是科托尔湾的自然风光,同时科托尔自身的悠久历史与文化底蕴也成为当地旅游业的金字招牌。科托尔也是世界遗产名录——科托尔的自然与文化历史区的一部分。
科托尔市旗历史沿革
科托尔在公元前168年的古罗马时代就被提到有人定居在那里,那时城市在拉丁语里被称为Acruvium,
Ascrivium,或者
Ascruvium,当时是罗马达尔马提亚行省的一部分。在中世纪早期,科托尔的防御得到了加强。当时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在驱逐了哥特人后于公元535年在城市建立了一个要塞。而公元10世纪史料中所提到的下科托尔是东罗马帝国皇帝康斯坦丁七世在要塞附近建立的第二个城市。在公元840年,撒拉逊人洗劫了科托尔。直到11世纪,达尔马提亚语在科托尔成为官方语言。1002年,城市被保加利亚第一尺携帝国占领,并遭到破坏。过了一些年,保毕困者加利亚国王萨穆伊尔将城市割让给塞尔维亚人,然而当地居民不接受这一条约,并与邻近的拉古萨共和国结盟,直到1184年,拉古萨共和国在参与战争多年后为了维护自己的共和政体和利益,与塞尔维亚人缔结了和平条约。而主教们看到这一点,于是在13世纪多明我会与圣方济各会的修士们为了阻止波戈米尔教派的教义传播选择在城市附近建立修道院。在14世纪,科托尔的商业贸易的发展使得城市成为了拉古萨共和国和威尼斯的竞争对手。从1420年到1797年,科托尔成为了威尼斯共和国下属的威尼斯-阿尔巴尼亚省的一部分。1538-1571年和1657-1699年间,城市曾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两度占领。被威尼斯人统治将近四个世纪的历史使得科托尔的建筑深受威尼斯文化的影响,具有典型的威尼斯风格,也帮助了科托尔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科托尔老城的入口在威尼斯统治时期,1538年和1657年城市曾两度遭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军队的围攻,而1572年城市还遭受了瘟疫的侵袭,而1563年到1667年间发生的地震也几乎毁灭了这座城市。在1797年缔结的坎波·福尔米奥条约规定1797年后哈布斯堡王室获得了城市的统治权。然而在1805年,通过普雷斯堡条约,科托尔又成为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的保护国——拿破仑治下的义大利王国的附属城市。而在俄罗斯帝国军队撤出城市后,科托尔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伊利里亚省的一部分。1814年1月5日,英国海军准将约翰·哈珀率领拥有18门大炮的三桅帆船“撒拉逊人”号,指挥英勇的英国皇家海军进攻科托尔湾并夺取了科托尔。在无风条件下通过当地居民用绳索拖动船只登入,而“撒拉逊人”号的水手们则将18磅海军炮拖到城市附近的圣约翰要塞之上。随后威廉·霍斯特海军上尉率领的“伯坎蒂”号船携带38门大炮前来增援约翰·哈珀,驻守的法军没有选择,唯有无条件向英军投降。
科托尔的圣特里芬大教堂而后维也纳议会通过决议,使得奥地利帝国又重建了科托尔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科托尔成为奥匈帝国海军的三个主要基地之一,并且是奥匈帝国第五舰队的母港,舰队拥有无畏级战列舰和一些轻型巡洋舰。而门的内哥罗斯拉夫军队同奥匈帝国军队在当地展开了激烈的战斗。1918年后,当时还被称为卡塔罗的城市成为南斯拉夫王国的一部分并被正式命名为科托尔,1941-1943年间,义大利夺取了科托尔地区,使之成为义大利控制的达尔马提亚总督区的一部分。1945年后,科托尔成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下属的黑山共和国的一部分。
科托尔的大街1979年4月15日,黑山沿海地区发生了大地震,造成近一百名居民丧生。而一半的科托尔老城区被毁,而圣特里芬大教堂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而直到20世纪初,克罗地亚天主教徒组成了科托尔湾沿岸城镇居民的主体。整个科托尔湾地区的城镇现在仍然属于克罗地亚天主教科托尔教区管辖。
人口组成
科托尔是科托尔区的行政中心,而科托尔区包括多布罗塔、里桑和佩拉斯特三个科托尔弯周边的城镇以及一些散落于科托尔湾附近的拥有少量居民的小村庄。根据2003年的调查资料显示,科托尔区的人口总数为22,947人,其中科托尔市拥有5,341名居民,但由于科托尔与多布罗塔实际上组成了一个城市,合并后拥有13,176名居民。
圣尼古拉斯塞尔维亚东正教堂科托尔的人口(包含多布罗塔)1981年3月3日——10,780人1991年3月3日——12,903人2003年11月1日——13,176人民族构成(1991年统计)黑山族(55.24%)塞尔维亚族(14.07%)克罗地亚族(7.23%)民族构成(2003年统计)计22,947人黑山族——10,741人(46.81%)塞尔维亚族——7,094人(30.91%)克罗地亚族——1,762人(7.68%)南斯拉夫族——168人(0.73%)斯拉夫穆斯林族——106人(0.46%)阿尔巴尼亚族——76人(0.33%)马其顿族——49人(0.21%)罗姆族(即吉普赛人)——48人(0.21%)
科托尔俄罗斯族——39人(0.17%)斯洛维尼亚族——35人(0.15%)义大利族——32人(0.14%)匈牙利族——32人(0.14%)阿什卡利及巴尔干埃及族——20人(0.09%)波什尼亚克族——16人(0.07%)德意志族——14人(0.06%)其他民族——133人(0.58%)未声明民族属性的——2,165人(9.43%)本地相关居民——202人(0.88%)无数据居民——215人(0.94%)根据1900年的资料记载,科托尔有7,617名天主教徒和7,207名东正教徒,科托尔目前仍是天主教科托尔大主教辖区,辖区范围包括整个科托尔湾。根据2003年列出的数据显示:22,947名居民当中有78%的人是东正教徒,13%的人是罗马天主教徒。
姐妹城市
匈牙利塞格德
旅游景点
科托尔是亚得里亚海沿岸保存中世纪古城原貌最完整的城市之一,并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同时科托尔还有大量的名胜古迹,比如老城中建于1166年的圣特里芬大教堂和在城市上延伸长达4.5公里的古城墙。而在佩拉斯特湾边上的圣乔尔捷、戈斯帕和什克尔皮耶拉小岛也同样是科托尔附近最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科托尔湾文化盛会
科托尔举办了几届夏季盛会,比如在2009年5月同布德瓦一起承办的由欧洲城市狂欢节联合会主办的世界城市狂欢节大会,简称夏季狂欢节(黑山语:BokeljskaNoć)
科托尔湾美景交通运输
科托尔与亚得里亚海高速公路相连,而通往其余海岸城市和黑山内陆则通过弗尔马茨隧道。前往黑山内陆同样可以通过亚得里亚海高速公路经布德瓦或苏托莫雷绕行索齐纳隧道。而历史上科托尔与采蒂涅就一直有公路相通,通过这条公路可以观看壮美的科托尔湾景色。
CrkvaGospaodZdravlja科托尔的西部沿海城市蒂瓦特的蒂瓦特机场距离科托尔5公里,机场有固定航班飞往贝尔格勒、莫斯科和巴黎。而在夏季,蒂瓦特机场还可以提供大量的包租飞机降落场。首都波德戈里察的波德戈里察国际机场离科托尔65公里,机场全年都有固定航班飞往欧洲各主要城市。
城市名人
兰博·阿马德乌斯(1963-)黑山歌手托米斯拉夫·茨尔恩科维奇(1929-2009)克罗地亚足坛名宿,前南斯拉夫球星斯特凡·法迪(1986-)黑山歌手瓦斯科·利波瓦茨(1931-2006)克罗地亚画家、雕塑家拉蒂米尔·马尔蒂诺维奇黑山钢琴家佐兰·戈普切维奇黑山水球运动员弗拉霍·奥尔利奇黑山水球教练安德里亚·帕尔塔希奇(1450-1500)威尼斯共和国时期的黑山画家尼娜·佩特科维奇(1981-)黑山歌手维克托·维达(1913-1960)克罗地亚作家
公历10月8日是什么节日 2020年10月8日是寒露节气
导读:公历10月8日是什么节日?2020年10月8日是寒露节气,寒露是秋天的第五个节气,寒露的到来预示着天气越来越冷了,昼夜温差也特别大,所以人们夜间出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暖。以下是我对2020年10月8日的详细介绍,一起去看看吧。
公历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和克罗地祥氏亚国庆日,2020年10月8日则是寒露节气,这个节气的到来预示秋天的正式结束,冬天就快要来了,北方比起南方要更早进入冬季时节。
2020年10月8日黄历宜忌
公历:2020年10月8日,星期四,天秤座
农历:2020年八月(大)廿二,属鼠
胎神占方:占门炉外西北
岁次:庚子年,丙戌月,甲申日
彭祖百忌:甲不开仓财物耗散,申不安床鬼祟入房
五行:井泉水,开执位
吉神宜趋:王日,驿马,天后,时阳,金堂,生气,六仪,金匮,鸣犬,除神
冲煞:冲虎(戊寅)煞南
凶神宜忌:厌对,招摇,五离
宜:嫁娶,订盟,纳采,祭祀,祈福,出行,求医,治病,出火,移徙,入宅
忌:开市,开仓,出货财,安床,安门,安葬
全国高血压日
每年的10月8日即为高血压日,是在1998年,卫生部为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动员全社会都来参与高血压预防和控制工作、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而设立的日子。而在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出现广泛化,低龄化的今天,高血压日的活动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
克罗地亚国庆日
克罗地亚,全名克罗地亚共和国,是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共和国,处于地中海及巴尔干半岛潘诺尼亚平原的交界处。克罗地亚在1991年从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宣布独立,首都为萨格勒布。克罗地亚于1991年6月25日宣布脱离原南斯拉夫独立。
寒露
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结束;时间在公历每年10月7日~9日。是太阳到达黄经19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进入深秋,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气温逐渐下降。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都表示水汽凝结现象,而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夜晚,仰望星空,你会发现星空换季,代表盛夏的“大火星”(天蝎座的心宿二星)已西沉。我们可以隐约听到冬天的脚步声了。
这一时节,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继续下降。华南日平均气温多不到20℃,即使在长江沿岸地区,气温也很难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气温却可降至10℃以下。西北高原除了少数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用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铺,与华南秋色迥然不同。
寒露的节气特点是什么
1、气温降得快更干燥
气温降得快是寒露节气的一个咐滚特点。一场较强的冷空气带来的秋风、秋雨过后,温度下降8℃、10℃已较常见。不过,风雨天气大多维持时间不长(华西地区除外),受冷高压的控制,昼暖夜凉,白天往往秋高气爽。天气也变得更加干燥。据了解,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在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衡宴余寒”字。此时大雁南飞,菊花渐黄,相比一个月之前的“白露”,此时气温更低,露水更多,且带寒意。
2、平均气温分布差异大
10月份,我国平均气温分布的地域差别明显。在华南,平均温度大多数地区在22℃以上,海南更高,在25℃以上,还没有走出夏季;江淮、江南各地一般在15℃-20℃之间,东北南部、华北、黄淮在8-16℃之间,而此时西北的部分地区、东北中北部的平均温度已经到了8℃以下。青海省部分高原地区平均温度甚至在0℃以下了。
3、冷空气频繁南下
从气候学上知,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天气常是昼暖夜凉,晴空万里,一派深秋景象。在正常年份,此时10℃的等温线,已南移到秦岭淮河一线,长城以北则普遍降到0℃以下,首都北京大部分年份,此时可见初霜。进入“寒露”后,北方冷空气的入侵频率和强度都会加大,气温降得快是“寒露”节气的一大特点,一场较强的冷空气带来的秋风、秋雨过后,温度下降8℃到10℃是常见的事。
4、天气降水稀少、雷暴几乎消失
10月8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意味着一年中凉爽向寒冷的转折。随着寒露的到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转凉,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随之雨水渐少。除全年飞雪的青藏高原外,东北和新疆北部地区一般已经开始飘雪了。
我国大陆上绝大部分地区雷暴已消失,只有云南、四川和贵州局部地区尚可听到雷声。华北10月份降水量一般只有9月降水量的一半或更少,西北地区则只有几毫米到20多毫米。干旱少雨往往给冬小麦的适时播种带来困难,成为旱地小麦争取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