曜代表意思如下:
1、照耀。如:曜煜(辉耀);曜仪(闪耀;光辉的仪容)。
扬晖吐火,曜燃唯野蔽泽。——王粲《羽猎赋》
2、炫耀;显示。如:曜甲(炫耀武力);曜名(显耀名声);曜兵(曜武。炫耀武力);曜威(整饬军旅,炫耀武力)。
若无越,则吾何以春秋耀吾军士?——《国语》
3、形声。从日,翟(dí)声。本义:日光,如光曜。
曜,耀也,光明照耀也。——《释名,释天》
日出有曜。——《诗,桧风,羔裘》
4、日、月、星都叫曜,日、月和火、水、木、金、土五星合称七曜,旧时分别用来称一个星期的七天。如: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
“七曜”的民俗含义
七曜又称七政、七纬、七耀。中国古代对日(太阳)、月(太阴)与金星(太白)、木星(岁星并散)、水星(辰星)、火星(荧惑)、土星(填星、镇星)七大行星的一种总称,源于中国人民对远古星辰的自然崇拜。此外,“七曜”在武术中还有特殊含义,形意拳中称头、手、肩、肘、胯、膝、足七个部位为七曜。
在国外,以“七曜”代表一个星期的七天,最早出现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如:月神主管星期一,所以星期一称“月曜日”;火神主管星期二,即称“火曜日”;水神主管星期三,即称“水曜日”;木神主管星期四,即称“木曜日”;金神主管星期五,即称“金曜日”;土神主管星期六,即称“土曜日”;太阳绝段氏神主管星期日,即称“日曜日”。
九曜指北斗七星及辅佐二星。团粗亦称"九执"。
在道教语中是"日"的别称。在中国民间指金、木、水、火、土及羲和(太阳)、望舒(太阴)、计都和罗喉等九位星君,他们主宰人间的吉凶祸福。
《文子.九守》:"老子曰:人受天地变化而生,一月而膏,二月血脉,三月而,四月而胎,五月而筋,六月而骨,七月而成形,八月而动,九月而躁,十塌大镇月而生。形骸已成,五藏乃形,肝主目,肾仿物主耳,脾主舌,肺主鼻,胆主口,外为表,中为里,头员法天,足方象地,天有四时、五行、九解、三百六十日,人有四支、五藏、九窍、三百六十节。天有风雨寒暑。"
七曜是火星、水星、木星、金星、土星、日、月。
七曜,又称七纬、七耀等,是古代中国人将荧惑星(火星)、辰星(水星)、岁星(木星)、太白星(金星)、镇星(土星)称为五星。五星又称五曜,加上太阳星(日)、太阴星(月),合称七曜。日月之外的五个天体也能用肉眼观察到,中国古代以五行之说的“火水木金土”指涉这五个行星。
七曜是古人对日、月和五大行星(金、木、水、火、土)的总称,古巴比伦曾用七曜记日,顺序为日曜、月曜、火曜、水曜、木曜、金曜、土曜。即星期日至星期六,故又称“星期”,8世纪传入中汪敏国使用。
火星介绍
火星是距离太阳第四近的行高誉星,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水星的第二小的行星,为太阳系里四颗类地行星之一。欧洲古称火星为“马尔斯”,也被称为“红色星球”。古汉语中则因为它荧荧如火,位置和亮度时常变动而称之为荧惑。
其橘红色外表是因为地表被赤铁矿(氧化铁)覆盖,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和自转周期则与地球相近,但公转周期是地球的两倍。火星亮度最高可达负2.9等,但在大部分时间里比木星戚陵段暗。火星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95.3%),既稀薄又寒冷,遍布撞击坑、峡谷、沙丘和砾石,没有稳定的液态水。
以上内容参考:
上一篇:五行属土十三画的字有哪些 五行属土十三画的字有什么字
下一篇:更多十二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