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南京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 南京12月13日防空警报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南京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 南京12月13日防空警报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是的。
国家公祭日指的是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公祭日当天,南京市会拉响警报。
鸣放时间:
南京防空警报试鸣日:每年9月18日10:00~10:19分。为悼念南京大屠杀的遇难者,每年12月13日设为“国家公祭日”,鸣放防控警报1分钟。
鸣放方式:
防空警报信号为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连续3次为一个周期;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连续15次为一个周期;解除警报长鸣3分钟为一个周期。
扩展资料:
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规定:
第十二条举行国家公祭仪式鸣放警报时,除了正在执行紧急任务的特种车辆、正在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以外,机动车、火车、船舶和其他人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在主城区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停驶鸣笛致哀一分钟,火车、船舶同时鸣笛致哀;
(二)道路上的行人、公共场所的所有人员就地默哀一分钟;
(三)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在校师生就地默哀一分钟。
根据《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规定:
相关规定:
第十三条在市人民政府通告规定的国家公祭活动期间,禁止擅自使用轻型和超轻型固定翼飞机、滑翔伞、热气球、无人机等一切飞行器进行升空飞行活动。
第十四条在市人民政府通告规定的国家公祭活动期间,国家公祭设施周边禁止一切公共娱乐活动。具体范围由市、区人民政府划定并公布。
第十五条本市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在国家公祭日当天应当停止刊播一切娱乐性报道或者节目。
本市报纸应当按照要求以黑色封面刊登国家公祭活动相关内容。
第十六条举行国家公祭仪式时,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应当在丛葬地同步举行悼念活动。
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学校等应当通过各种形式组织悼念活动,开展专题教育。
鼓励社会各界自发组织开展悼念活动。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百度百科-国家公祭日
新华网-南京大屠杀75周年纪念日 今10点南京拉响防空警报
百度百科-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
百度百科-防空警报
鸣放时间为12月13日上午10时至10时33分,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连续3次为一个周期;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连续15次为一个周期;解除警报长鸣3分钟为一个周期。
南京市会拉响防空警报,时间持续33分钟,表示对33万南京大屠杀遇害者的悼念。敲响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落成的“和平大钟”76下,以纪念33万同胞遇难76周年(1937年12月13日-2023年12月13日)。
自2023年12月11日零时起,至2023年12月13日24时止,本市行政区域内禁止一切飞行器升空飞行活动(经空军、民航部门批准的除外)。
禁止升空的飞行器包括但不限于:各类载人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滑翔机、三角翼、滑翔伞、动力伞、热气球、飞艇等;各类遥控无人驾驶飞行器、航空航天模型、多旋翼飞行器、孔明灯、氢气球等。
市民如发现违规升空的飞行器,可拨打“110”报警。对违反本通告规定的单位、组织和个人,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南京发布公祭仪式通告 防空警报鸣响默哀1分钟
防空警报日是12月13日。
自1996年起,南京市每年结合“12·13”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悼念日活动,举行全市防空警报试鸣活动,鸣放时间为10:00至10:33,连续鸣响两个周期(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时长33分钟。
2023年12月13日,由于国家公祭日活动的举行,南京市暂停了全市防空警报试鸣活动,改为鸣响警报1分钟。
具体警报信号为:
一、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时间3分钟;
二、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时间3分钟;
三、解除警报:连续鸣3分钟。
试鸣期间,请广大市民注意识别防空警报信号,并保持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产生活秩序。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南京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 南京12月13日防空警报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南京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 南京12月13日防空警报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下一篇:更多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