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1年加息时间表 6月17日加息的文章,本文对文章2021年加息时间表 6月17日加息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加息时间表:
北京时间2021年3月17日凌晨,美联储正如市场预期般宣布维持利率不变,并将年内加息次数由此前的4次下降至2次,全球经济暗藏的下行风险以及美国仍处于低位的通胀率成为此次美联储暂缓加息的两大顾虑。
北京时间2021年12月15日,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宣布加息25个基点,这也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范围提升至0.5%-0.75%,决议声明获得一致通过。这是美联储自2021年12月首次加息以来的二度加息,时隔整整一年。
北京时间2021年12月15日,在美联储宣布年内首次加息之后,香港金管局也随后表示,将基准利率从0.75%上调至1%,即加息25个基点。
北京时间2021年3月16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从0.5%~0.75%调升到0.75%~1%。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5日,美联储宣布加息25基点,联邦基金利率从0.75%~1%调升到1%~1.25%。
北京时间2021年9月21日,美联储宣布维持利率不变,同时从10月开始逐渐削减其高达4.5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规模。仍预计2021年再加息一次。预估显示2021年加息三次,2021年加息两次,2021年加息一次。
美东时间2021年12月19日,美联储货币政策会后公布,决定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至2.25%-2.5%。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4-2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背景:北京时间6月14日凌晨02:00,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1.75%—2%的水平,符合市场预期。
加息政策是否持续?在剩下时间里,还有几次加息?
自2021年12月启动加息周期以来,美联储共加息了7次。至于该央行在今年剩下的时间里还会加息几次,之前市场观点不一。
美银美林预计,美联储今年仍将加息4次,且2021年将加息3次。理由是,美国经济继续稳步增长,失业率处于低位,且金融市场依然宽松,这意味着美国经济可以承受“更快加息”。
摩根士丹利则认为,下一次加息可能会在9月,随后在12月暂停。与此同时,荷兰合作银行与大摩观点相同。虽然巴克莱银行维持对美联储今年加息3次的预期不变,但该行也暗示上调加息预期至4次的风险上升。
据芝商所FedWatch工具数据显示,目前市场预测12月会进行今年第四次加息的概率已升至52.4%,高于美联储加息前的40.4%。
对中国的利率政策的影响:
在美联储逐步收紧货币政策之际,中国央行的下一步货币操作也引人关注。
回顾以往,在美联储2021年3月、12月和2021年3月宣布加息后,中国央行随后均相应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因此,目前市场普遍预计此次中国央行可能会跟进调整公开市场操作利率。
兴业银行、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和兴业研究公司研究员何津津表示,中国央行6月份仍将大概率跟随美联储加息,但对市场利率影响或有限,需要关注金融市场的波动可能对具体政策落地时间点的影响;预计中国年内仍会有降准操作,同时MLF操作仍会延续。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同样认为中国央行将根据内外部经济环境相机抉择,大概率会同步小幅提高逆回购和MLF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
不过他补充说:“但这也会导致金融机构通过MLF获得流动性的资金成本进一步抬升,因此,下半年仍有降准空间和必要性。从具体操作看,通过定向降准置换MLF或是最佳的政策选项,这样既可维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基调,也不会向市场新增基础货币投放。”
对于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的影响,天风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指出,在结构性去杠杆、严监管稳货币的框架下,中国央行总体流动性态度是“稳健”的,6月加息的冲击影响应该也在可控范围内。
本次加息对国内资金面有何影响?
进入年中时点,国内的资金面走向很受关注。从历史上看,年中流动性供求矛盾往往比较突出,货币市场容易出现较大的波动。最典型的例子当属2013年。2013年6月,银行间市场代表性的7天期回购利率R007最高涨至11.62%,创下历史极值。另外,2011年6月,R007最高涨至9.04%,是历史第三高值。有了这些让人印象深刻的纪录,半年末流动性受到关注一点也不奇怪。
美联储今年3月首次加息影响刚过去,随之而来的本次议息会议又开始了。自上次美联储加息后,国内市场流动性小幅收紧,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上整体呈现净回笼资金的趋势。Wind数据显示,3月22日以来,央行通过逆回购、MLF和国库现金定存等操作,共实现净回笼资金2815亿。
1)、逆回购
Wind数据显示,3月22日以来,央行共进行了52次逆回购操作,分别是7天、14天和28天,合计投放资金3.03万亿元;而同时间段到期的数量更多,合计达59次,回笼资金3.09万亿,净回笼资金600亿元。逆回购作为央行最频繁的公开市场操作,近3月份整体保持平稳,略微收紧。
2)、MLF
3)、国库现金定存
国库现金定存,将国库现金余额存入商业银行。近3个月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较少,仅有2500亿,到期2000亿,净投放500亿元。这也是3种操作工具中唯一一个实现了资金小幅净投放,补充了少许的流动性。
业内称,尽管市场对年中流动性表现出一定的担忧,但对流动性预期的修复也不宜矫枉过正。近期央行通过“MLF扩大担保品范围+MLF超额续作”释放流动性,维持了中性偏宽松的态度。这种政策导向下,央行维护流动性平稳运行的意图未变,年中流动性出现收紧的可能性也不大。短期内降准预期虽落空,但央行维稳流动性的意图并未改变,结合跨季存单发行完成近七成、发行利率出现回落迹象来看,年中流动性整体料好于预期,资金面平稳跨季仍可期。
央行参事:长期来看中国没必要跟随美联储加息
美联储如期加息,本次央行货币操作令市场关注。机构分析认为,由于市场预期充分,且市场利率与政策利率之间仍存在明显的利差,预计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的上调将波澜不惊。
我国央行“加息”包含两层意义,一是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二是指以逆回购、MLF等为代表的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利率。最近几次央行“加息”都是上调了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利率。自2021年以来,除了2021年6月美联储加息,央行并未跟进以外,历次美联储上调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后,央行都上调了以OMO、MLF等为代表的政策利率予以跟进。在3月22日美联储宣布加息后,当天央行除了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1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小幅上行5个基点至2.55%外,常备借贷便利也同步进行了小幅“加息”。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表示,加息与否需权衡考虑目前内外部因素。“中美利差和人民币汇率是外部因素,对我国央行会否加息有一定影响。但国内经济基本面面临一定下行压力,扩内需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成为经济金融工作的主要目标,内部环境制约货币政策收紧,加息面临的压力较大。”他进一步指出,央行可能会“加息”5BP并结合MLF等公开市场操作进行流动性投放,根据国内经济形势进行“加息”。
中国央行参事盛松成表示,尽管中国央行仍有可能在公开市场小幅加息,但长期来看中国没必要跟随美联储加息,更没有提升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必要。从绝对值来说,我国利率高于国外很多,CPI也不高,加上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对国内市场又哪些影响?
业内人士称,这一次板上钉钉的美联储加息,可以说完全在市场预期之内,加息25个基点一点也不奇怪,失去突然性,其利空影响已经提前被市场消化了一部分,因而对中国资本市场造成的冲击力直接降低。
1、 人民币
摩根大通预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保持稳定,到2021年年底为6.25。 资本流动或将更加平衡。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近期美元走强,人民币对美元小幅贬值,但人民币有效汇率保持基本稳定甚至有所升值,即人民币对欧元、英镑等非美货币升值。这说明当前市场情绪较为平稳,不存在明显的人民币贬值预期,近期一些国家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也将带动人民币资产需求增加,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总体看,预计未来人民币汇率继续双向波动,保持基本平稳,跨境资金流动继续保持基本平衡或小幅净流入。
2、 股市
启汇金融首席分析师赵韬辉认为,股市方面随着去杠杆的深入及影子银行的排查,自身的抗风险性极弱,较容易受到美联储加息的溢出效应影响。美联储加息很可能强化市场未来货币收紧预期,导致股市表现弱势。
中银国际表示,预计A股中期来看仍处于温和震荡、上涨的趋势之中;短期内,震荡仍是市场的主要特征。建议投资者采取市场中性的阿尔法策略。持有各类优质股票,包括少数可以明确证明自身投资价值的创新类、成长类股票和优秀的消费类股票,空沪深300指数,获取稳健的绝对投资收益。
3、 楼市
加息之后,楼市利率继续上行。而对买房者来说肯定是不易的,尤其是边际买房者。
目前第三次加息是加息到2.00%-2.25%,如果再来第四次加息很有可能突破我们心理的那条利率红线了!
4、债市
中银国际表示,美联储的继续加息将进一步牵制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很可能跟随小幅加息。应该说,3.7-3.8%左右应该是央行目前比较认可的10 年期国债 YTM 合理水平区间。另外,还需要考虑中美之间国债收益率差距这个因素。如果6月份美联储加息以后,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水平恢复到3%以上,那么中美之间的该利差将缩小到60BP 左右。
华创债券表示,国内季末流动性缺口依然存在,跨季资金面仍不可掉以轻心;海外超级周来袭,货币政策收紧和地缘政治风险仍需高度关注。债市面临的不确定性依然没有缓和,建议机构控制杠杆和久期,谨慎操作。
国君固收认为,金融数据公布后,融资收缩的逻辑进一步强化,虽然周四债市依然面临美联储加息以及经济数据的考验,但这些因素对债市冲击非常有限。当下利率交易,大跌时候要买,大涨时候要卖;利空出来要买,利好出来要卖。
对于其他资产端的影响
1、看多大宗商品
金价在近5年来维持在历史低位。
Jeff Gundlach 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公开表达看多大宗商品,今年数次直播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最近的一次直播也不例外,仍然认为大宗商品价格仍然处在历史较低水平。
2、美元或跌到90下方
关于美元,Jeff Gundlach 看空其长期走势,美元指数会在未来几年跌到90下方。
目前许多国家都在试图避免开美元结算,尤其是在贸易战的重压之下。美元加息通道开启后,多个外储薄弱,债务虚高,长年靠美元债务支撑发展的经济体货币纷纷倒下,去美元化迫在眉睫。
为了反对美国的经济制裁,委内瑞拉官方在原油出口上已经不再接受美元支付了。委内瑞拉的石油公司Petróleos de Venezuela SA已经通知了其私有合资伙伴,让他们开设欧元账户,并将现有的现金换成欧元。
继欧盟、日本、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安哥拉、巴基斯坦、土耳其12大经济体展开了不同形式的去美元化行动后,印度正在成为第13个向美元亮剑的经济体。
3、电子商务泡沫是40年来最大的股市泡沫
探索美联储加息时间表:关键节点与影响解析
首先,理解加息与缩表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息是美联储通过提升基准利率,调整市场借贷成本,旨在调控货币供应、抑制通胀、稳定经济。而缩表则是通过调整资产负债表,影响市场对美国国债的需求,从而影响收益率。美联储历次加息与缩表策略,旨在平衡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性。
美联储加息历史回顾
自1983年以来,美联储共经历了六轮加息周期,目前正在进行第七轮。从1983年第一次加息开始,每次加息都在经济过热、通胀压力上升时启动,期间经历了多次试探和调整,每次周期从几个月到两三年不等。
加息对美股影响案例
历史数据显示,美联储加息初期,股市通常会有短期调整,但随后市场往往会逐步走强。例如,1994年和2004年的加息,尽管初期有较大回撤,但最终美股均实现上涨。而在2015-2021年的加息周期中,由于时间跨度长且每次幅度小,对市场影响相对较小。
加息末期的回调与市场动态
值得注意的是,在加息接近尾声时,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和标普500通常会经历回调,但随后市场迅速恢复。这表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信号对市场具有显著影响,尤其是在市场预期改变的关键节点。
2022年关键加息时间点
2022年,美联储的议息会议将在以下日期举行:3月15-16日、5月3-4日、6月14-15日、7月26-27日、9月20-21日、11月1-2日以及12月13-14日。这些会议将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投资者需密切关注。
总结来说,美联储的加息决策对全球股市尤其美股有着显著影响,投资者应密切留意其时间表和市场反应,以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然而,市场走势并非完全受货币政策控制,其他经济因素和市场情绪亦扮演重要角色。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2021年加息时间表 6月17日加息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2021年加息时间表 6月17日加息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下一篇:更多十二星座
本文标题:2021年加息时间表 6月17日加息
本文链接:http://m.xingzuo789.com/article/118818.html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1年加息时间表 6月17日加息...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新势力周2021 2021年新势力周...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农历6月30日什么星座啊 农历6...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07年12月六级听力答案 2007...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7月6日有什么电影上映 7月6日...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月之暗面俄剧演员表 月之暗面...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1987年2月6日农历是多少 1987...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湖南卫视2021年6月电视剧 湖南...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1年第六期储蓄国债 2021年6...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6月9日浙江卫视节目表 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