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1年电网投资计划到2025年 21年电网投资的文章,本文对文章2021年电网投资计划到2025年 21年电网投资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智能电网概念股龙头(一览)
智能电网概念股龙头
1、国电南瑞:智能电网龙头股。2013年7月31日,国电南瑞为主承建的江西共青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项目,通过国家电网公司工程验收,项目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综合可视化和配电自动化子项获得高度评价。国电南瑞是以能源电力智能化为核心的能源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是我国能源电力及工业控制领域卓越的IT企业和电力智能化领军企业。公司以先进的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为核心,为电网、发电、轨道交通、水利水务、市政公用、工矿等行业和客户提供软硬件产品、整体解决方案及应用服务。
2、禾望电气:智能电网龙头股。为了支持智能电网稳定系统电压,公司提供系列化的静态无功发生器及新能源场站功率管理系统。
3、创元科技:高科电瓷是经国家发改委认定的“国家超高压、特高压电瓷研发、制造基地”,拥有东北地区最大的、电瓷行业首个36米高百万伏特高压试验大厅,能为国家百万伏特高压电网建设提供寒冷地区的运行研究数据。
4、甘化科工:甘化科工()今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参股公司苏州锴威特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从事第三代半导体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目前,锴威特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家电、工业控制、智能电网等领域。
5、太阳能:其四,其他领域合作,研究双方在综合电力服务和配电网投资运营领域的合作模式。
6、东方电子:公司控股股东为东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东方电子集团是一胡亩尘个集科研开发、生产经营、技术服务、系统集成于一体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集团,以智能电网、环保节能、物联网为三大主业,产品涵盖RFID射频系统解决方案等。
储能板块龙头股
一、锦浪科技(),基本面:锦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核心设备组串式逆变器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技术面:今日该股高开低走,收了根倒锥子线,量能较前几日放量,股价在创了历史新高后有小幅回调,技术形态上各个指标走的不是很好看,MACD、KDJ和RSI指标都有拐头有向下的趋势该股短期内相应该会的调点然后再冲新高。
二、亿纬锂能(30014),基本面:公司研发,生产和销售消费电池和动力电池,消费电池包括锂原电池,小型锂离子电池,三元圆柱电池)动力电池包括新能源汽车电池及其电池系统,储能电池。公司是中国更大的锂原电池供应商。技术面:该股今日冲高后回落,收了一根中阴线,股价连续两天回调,从技术指标上看,MACD、KDJ和RSI指标都有拐头有向下的趋势,短期内还会震荡整理。
三、阳光电源(),基本面: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光伏逆变器、风能变流器、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智慧能源运维服务等。技术面:该股今日低开冲高后收了一根阴线十字星,从技术指标上看,MACD形成死叉,KDJ和RSI有往下运行的趋势,技术指标形态短期内有向下整理趋势,注意防范风险,待回调后会继续上行。
四、百川股份(),基本面:主营锂电池及电池组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多应用于工商业储能产品和通信领域。技术面:该股今日震荡向上拉涨停,中途有打开涨停板,尾盘继续封板,从技术指标上看,MACD往高位上运行,KDJ和RSI都在高位上运行,后续有望继续创新高。
五、盛弘股份(),基本面:公司的储能业务优势在系统集成。主要应用在集中式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系统、电力储能、微电网系统等项目。技术面:该股今日收了一根倒锥子线,从技术指标上看,MACD、KDJ和RSI指标都有拐头有向下的趋势该股短期内或有回调,回调整理后有望继续冲新高。
六、固德威(),基本面:公司研发、生产和销售太阳能、储能等新能源电力电源设备。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光伏并网逆变器、光伏储能逆变器及SEMS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公司先后获得“苏州市名牌产品”“德国红点设计奖”,连续四年蝉联TüV莱茵“质胜中国优胜奖”等荣誉和资质。技术面:该股今日收了一根长上影阴线,获利盘出逃,从技术指标上看,MACD形成死叉,KDJ和RSI指标有向下的趋势,股价短期内或有回调,注意防范风险,股价整理后有望继续震荡向上运行。
储能概念股有哪些
储能概念股主要有:比亚迪()、协鑫能科()、明阳智能()、上海电气()、上能电气()、东方日升()、东方电气()、中化国际()、中天科技()、中恒电气()等。
1、比亚迪():2010年进军光伏储能领域,在美国储能市场占比已达51%,是北美市场更大的电池储能供应商。
2、协鑫能科():公司打造多场景储能应用,打造“嫦娥”系列储能电站,已管理26MWh用户侧储能项目,其中嫦娥1号项目为国内用户侧更大单体锂电池储能项目。
3、明阳智能():公司自研PCS产品已经推出、储能系统也已有批量外部订单,相关业务正在积极开展中。
4、上海电气():在储能领域,公司分阶段、分领域布局锂电池、液流电池、燃料电池和退役电池系统四个领域,完善三电系统。在退役电池储能领域位于行业前茅,已建设10余个示范项目。
5、上能电气():公司储能变流器相关产品已大规模应用在光伏+储能、风电+储能等领域。
6、东方日升():2021年8月,拟现金购买必康股份持有的九九久51%股权,交易价13.99亿元,公司将借此切入储能领域。
7、东方电气():公司拥有储能产品,酒泉光伏电站储能示范系统运行良好。
8、中化国际():2021年8月26日互动平台回复:公司与宝马汽车在青岛合作建设的储充一体站项目已经投运,可利用储能电力对社会车辆进行充电服务。
9、中天科技():公司储能业务主要布局大型储能系统、通信基站后备电源、备电换电等领域,客户群体有新能源运营商、通信运营商、国家电网等。
10、中恒电气():公司主要面向用户侧开展梯次储能业务,包含集中式和分布式两大方向,推出了集装箱式和分布式机柜式储能系统。,集装箱式储能系统已经在江苏、上海、浙江、山东等地应用,其中包含2021年投用的国内首套MWh级梯次利用工商业储能系统项目;,在用户侧梯次储能领域公司拥有一定技术优势。
储能概念股
国家发改委21日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计划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实现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此前,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率队调研时还透露,将研究出台全国性的电化学储能政策。国盛证券表示,截止2021年底,我国累计储能装机35.6GW,除抽水蓄能外,其他技术储能装机规模为3.81GW,其中锂电池储能累计装机规模为2.9GW。本次政策有望促使新储能技术加速发展,累计装机规模有望实现五年十倍的增长。
一、储能材料:
德方纳米、璞泰来、科力远、美锦能源、新宙邦、华友钴业、当升科技。
二、化学储能:
圣阳股份、保力新、亿纬锂能、派能科技、格林美、德赛电池、珈伟新能、百川股份、南都电源、天奈科技、宁德时代、鹏辉能源、江海股份、中天科技、鼎汉技术、冠城大通、远东股份、雄韬股份、中国动力、比亚迪、星云股份、九洲集团、赣锋锂业、骆驼股份、新筑股份、王子新材、国轩高科、振华科技。
三、储能系统(重点):
动力源、科泰电源、圣阳股份、思源电气、盛弘股份、智光电气、科士达、易事特、阳光电源、林洋能源、德赛电池、南都电源、鹏辉能源、和顺电气、大烨智能、、中恒电气、特锐德、新朋股份、中电兴发、中天科技、远东股份、科力远、四方股份、东方电气、山东章鼓、九州集团、首航高科、星云股份、锦浪科技、杉杉股份、科华数据、奥特迅、金智科技、国电南瑞、上能电气、协鑫集成、欣旺达、许继电气。
四、储能应用:
智光电气、易事特、格林美、阳光电源、林洋能源、珈伟新能、南都电源、中恒电气、特锐德、东方电气、比亚迪、首航高科、科华数据、超讯通信、东旭蓝天、东方日升、永福股份、上能电气、协鑫集成、欣旺达。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简称国家电网公司,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公司的战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到2021年,实现向“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转型,并在此过程中取得成为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显著进步;到2025年,基本确立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地位;到2035年,全面完成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建设。
国家电网公司的战略方向包括:推动电网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提升公司整体高质量发展水平,促进清洁能源的广泛发展,坚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并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29日,是根据《公司法》设立的大型国有独资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企业,对国家的经济和能源安全至关重要。公司核心业务是投资、建设、运营电网,肩负着确保安全、经济、清洁、可持续电力供应的使命。其业务范围覆盖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服务面积占国土面积的88%以上,为超过11亿人口提供供电服务。公司注册资本为8295亿元,总资产达到38088.3亿元,并在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运营。国家电网公司连续13年被评为中央企业业绩考核A级企业,并在2021年至2021年期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二,中国500强企业排名第一,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新能源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隆基绿能()、晶澳科技()、金风科技()、三峡能源()、晶科科技()、长江电力()和中国中车()等。
本文核心内容:新能源行业市场规模、新能源行业发展现状、新能源行业竞争格局、新能源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
行业概况
1、定义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一般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可系统地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含了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一般地说,常规能源是指技术上比较成熟且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则通常是指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新能源主要包括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新能源行业被归入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国统局代码D44)中的电力生产(D441),包含的统计4级代码有D4413(水力发电)、D4415(风力发电)、D4416(太阳能发电)、D4417(生物质能发电)、D4418(其他电力生产)。
2、产业链剖析
新能源行业上游产业主要包括太阳能、光伏、水能和风能等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制造商,以及太阳能、光伏、水能和风能等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组件及零部件制造商。其中:新能源发电设备制造主要包括太阳能发电设备和风力发电机组、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等,目前这一领域领先的上市企业有特变电工()、迈为股份()和中国中车()等;组件及零部件制造主要包括电力和光伏组件、太阳电池芯片、太阳电池组件、太阳能供电电源、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等。目前这一领域领先的上市企业有晶澳科技()、天合光能()和通威股份()等。
新能源行业中游作为整条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主要包含氢能、光伏发电、风电和水电等能源供应商;该领域目前的代表上市企业有隆基绿能()、金风科技()、三峡能源()和长江电力()等;
新能源行业的下游产业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加氢站、充电桩和输变电等公共及个人应用领域。目前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有比亚迪()、上汽集团()、广汽集团()、东风汽车()和北汽蓝谷()等;加氢站行业上市公司主要有蓝科高新()、上海电气()和美锦能源()等;电动汽车充电桩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有特锐德()、国电南瑞()和万马股份()等;输变电行业上市公司主要有长缆科技()、金杯电工()和平高电气()等。
行业发展历程:行业处在突飞猛进阶段
新能源行业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我国“十五”规划至“十四五”规划期间,国家对新能源行业的支持政策经历了从“加快技术进步和机制创新”到“因地制宜,多元发展”再到“加快壮大新能源产业成为新的发展方向”的变化。
“十五”计划(2001-2005年)时期,国家层面提出加快技术进步和机制创新,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迅速发展;从“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开始,规划提出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发展”的原则,在继续加快小型水电和农网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适宜村镇、农户使用的风电、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十二五”(2011-2021年)时期,国家层面提出以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利用为重点,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至“十三五”期间(2016-2021年),合理把握新能源发展节奏,着力消化存量,优化发展增量,新建大型基地或项目应提前落实市场空间;到“十四五”时期,根据《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国家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模式、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完善新能源项目建设管理、保障新能源发展用地用海需求和财政金融手段支持新能源发展等方面,对我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全面指引。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加持,行业发展迅速
注:查询时间截至2022年6月20日,下同。
行业发展现状
1、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逐年上升
2017-2021年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21年,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1.2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47.10%。其中,水电装机3.91亿千瓦(其中抽水蓄能0.36亿千瓦)、风电装机3.28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3.06亿千瓦、核能发电装机0.55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0.38亿千瓦。
2、新能源发电量稳步增长
2017-2021年新能源发电量稳步增长,2021年,全国新能源发电量达2.89万亿千瓦时,较2021年增长11.63%,其中,水电1340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1%;风电65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5%;光伏发电32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1%;生物质发电16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6%。
3、新能源消费量分析
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1)数据显示,2016-2021年,中国新能源消费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2021年的16.2艾焦增长到2021年的23.18艾焦,复合年增长率达到9.37%。前瞻根据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态势初步核算得到,2021年中国新能源行业消费量约为25艾焦。
4、新能源行业消纳情况分析
2022年1月,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发布2021年12月全国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其中风电利用率达到100%的省市有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重庆、四川、西藏、广东、广西和海南;光伏利用率达到100%的省市有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重庆、四川、广东、广西、海南、江西和湖南。
5、新能源发电占总发电比重逐年递增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2021年中国新能源发电占总发电比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21年,中国新能源发电占总发电比重为34.9%,比2021年增长了5.3个百分点;2021年,中国新能源发电占总发电比重达到35.6%,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
行业竞争格局
因目前新能源行业可量化指标较多,故行业竞争格局中的区域竞争部分仅以:各省份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进行比较;企业竞争格局以:2021年各光伏企业光伏组件出货量;2021年各风力发电企业新增装机容量和累计装机容量进行对比;2021年各水力发电企业水电装机总量及水电发电量进行对比。
1、区域竞争:青海、四川和云南位列新能源行业第一竞争梯队
根据2021年6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1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报告》,30个省(区、市)中,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超过80%以上的3个,分别为青海、四川和云南;40-80%的6个,分别为甘肃、重庆、湖南、广西、湖北和贵州;20-40%的10个,分别为上海、广东、吉林、宁夏、江西、陕西、黑龙江、新疆、河南和内蒙古;小于20%的11个,分别为浙江、福建、山西、安徽、辽宁、江苏、北京、海南、天津、河北和山东。
注:截至2022年6月22日,国家能源局尚未发布2021年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报告。
2、企业竞争格局分析
(1)光伏行业竞争格局
根据PV-Tech发布的《2021年全球组件供应商top10》,以光伏组件出货量来看,2021年光伏组件出货量前十名厂商中,中国企业包揽八席,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依次位居2021年组件出货量全球排名前三,光伏组件出货量分别为38.52GW、24.80GW和24.069GW。据PV-Tech介绍,2021年全球光伏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光伏行业整体产能和出货量均超过190GW;前十大组件供应商出货量超过160吉瓦,市场份额超过90%。
(2)风力发电行业竞争格局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发布的《2021年中国风电吊装容量统计简报》数据显示,新增装机容量方面,2021年中国风电市场有新增装机的整机制造企业共17家,新增装机容量5592万千瓦,排名前5家市场份额合计为69.3%,排名前10家市场份额合计为95.1%;累计装机容量方面,2021年前5家整机制造企业累计装机市场份额合计达为57.3%,前10家整机制造企业累计装机市场份额合计达到81.8%;其中,金风科技累计装机容量超过8000万千瓦,占国内市场的23.4%;远景能源和明阳智能累计装机容量均超过3000万千瓦,占比分别为11.1%和9.6%。
(3)水力发电行业竞争格局
因存在严格的行政准入门槛、资金门槛和技术门槛等,目前,我国水电行业运营企业的数量不多,主要大型集团包括:长江电力、华能集团、华电集团、大唐集团、国家电投和国家能源等。根据企业的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2021年按在水电装机总容量分析,长江电力的市场份额达12.32%,其余五大集团的市占率均在5-7.5%之间。按照水电发电量分析,长江电力的市场份额达16.75%,其余五大集团的市占率均在5.5-8.5%之间。
注:截至2022年6月22日,除大唐集团外的其他五大能源集团均为公布2021年社会责任报告,故此处仅以2021年数据为例,对我国水电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进行分析。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十四五”时期保障新能源发展用地用海需求,财政金融手段支持新能源发展
近年来,我国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成效显著,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发电量占比稳步提升,成本快速下降,已基本进入平价无补贴发展的新阶段。同时,新能源开发利用仍存在电力系统对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接网和消纳的适应性不足、土地资源约束明显等制约因素。2022年5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模式、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完善新能源项目建设管理、保障新能源发展用地用海需求和财政金融手段支持新能源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全面指引:
《实施方案》坚持统筹新能源开发和利用,坚持分布式和集中式并举,突出模式和制度创新,在四个方面提出了新能源开发利用的举措,推动全民参与和共享发展:
传统电力系统是以化石能源为主来打造规划设计理念和调度运行规则等。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适应新能源比例持续提高的要求,在规划理念革新、硬件设施配置、运行方式变革、体制机制创新上做系统性安排:
鉴于新能源项目点多面广、单体规模小、建设周期短等,《实施方案》立足新能源项目建设的规模化、市场化发展需求,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重点在简化管理程序、提升服务水平上: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并具有一定优势的新能源产业链体系。新形势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必须强化创新驱动,统筹发展与安全,促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此,《实施方案》从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高国际化水平等方面支持引导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与传统能源相比,新能源能量密度较低,占地面积大。随着新能源规模快速扩大,土地资源已经成为影响新能源发展的重要因素。《实施方案》进一步强化新能源发展用地用海保障,通过明确用地管理政策、规范税费征收、提高空间资源利用率、推广生态修复类新能源项目等措施,推动解决制约新能源行业发展的用地困境:
“十四五”风光等主要新能源已实现平价无补贴上网,财政政策支持的方向和模式需要与时俱进,金融支持政策力度需要加大,进一步发挥财政、金融政策的作用。《实施方案》提出三方面政策举措:
2、“十四五”新能源行业发展趋势:基础设施建设能力显著提高,向国际一流水平迈进
作为绿色低碳能源,新能源是我国多轮驱动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十四五”期间,新能源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将成为我国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增量的主体;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形成并且新型储能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表示,在“十三五”的基础上,“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年均装机规模还将有大幅度的提升,到“十四五”末可再生能源的发电装机占我国电力总装机的比例将超过50%,据此,前瞻初步预测至2025年末,我国新能源装机容量可达到17亿千瓦,至2027年末,我国新能源装机容量或将达到21亿千瓦。
随着新能源装机量的稳步增长,预计至2027年我国光伏、风能、水能、火电等新能源发电量也将随之进一步高增,前瞻根据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发电量以及新能源行业发展趋势初步预测至2025年末,我国新能源发电量可达到4.28万亿千瓦时,至2027年末,新能源发电量或将突破5.20万亿千瓦时。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2021年电网投资计划到2025年 21年电网投资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2021年电网投资计划到2025年 21年电网投资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共青团伙伴计划 伙伴计划项目
下一篇:更多十二星座
本文标题:2021年电网投资计划到2025年 21年电网投资
本文链接:http://m.xingzuo789.com/article/128796.html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1年电网投资计划到2025年 2...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共青团伙伴计划 伙伴计划项目...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海航2024年招聘 海航技术社会...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最新复古踏板摩托车 最新复古...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儿童男衬衫裁剪 儿童男衬衫配...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1年民兵 2021民兵招募的文...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贾玲2020收入 贾玲月收入的文...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社科b类考什么 社科b类期刊的...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过年红色耳环 红色耳环好看吗...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4天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