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开平龙舟2020 2007年开平龙舟邀请赛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开平龙舟2020 2007年开平龙舟邀请赛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泮村灯会:泮村灯会又称舞灯会,是广东省开平市的汉族传统民俗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三举行, 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了。2007年5月,开平泮村灯会成功申报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6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泮村灯会既是传统手工艺,又颇具民俗风味,是珍贵的汉族文化瑰宝和历史文化遗产。
谭氏舞龙:农历正月十四是开平市水口镇谭氏宗亲舞龙的传统日子,来自开平市水口镇的谭氏宗亲和海内外的谭氏宗亲在此日齐聚松朗梦泉谭公祠,参加谭氏舞龙盛会,看舞龙,叙乡情,谋发展。
龙冈宗亲谒祖:每年四月十一日为世界龙冈日,这是刘、关、张、赵四姓人土,为纪念其先祖三国时代的刘备、关羽、张飞和赵云,就以“四海一家,四姓联宗”为意念设定的,倡导其四先祖的忠孝仁勇精神。每年四月十一日,来自世界各地龙冈组织的人,欢聚在广东开平市水口龙冈古庙,举办一年一度的“龙冈日”四姓联宗活动。
龙东龙舟赛: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的传统活动,每逢端午节,水口镇龙东龙舟总会都会举办端午龙舟邀请赛,希望通过龙舟竞渡,祈求风调雨顺,生活安康。龙东龙舟赛始自乾隆年间,坚持了300多年,由于这项比赛地点位于开平、台山、新会、鹤山四市交会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每年吸引数以万计群众前来观看,是五邑地区吸引人数最多、影响力广的大型民间传统活动之一。
张伟潮
80后,广州黄埔区下沙村人。他是广州仅存为数不多的手工龙头制作者之一,现担任广州市龙舟传统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
走进黄埔区下沙村,经过两座古色古香的祠堂,右拐钻进一条小巷,在一座旧房子打开一道铁门,看到的是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工作室。地上铺满木屑,刻刀、锉子、锤头等各种木刻工具随处可见。看得出,这间工作室有些年头了,凌乱的布局显得十分简陋,然而,当抬头看到架空棚摆放着多个精美的龙船模型,以及一个正在雕刻的龙头时,不觉让人眼前一亮!这就是张伟潮的个人工作室。
“龙头”在民间文化中有着特别的含义,这也使手工雕刻这种技艺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张伟潮的绝活正是手工雕龙头。多年来,他一直在龙头雕刻工艺路上坚守着,尽管年纪轻轻,但在岭南龙舟圈中早已享有盛名,广州有龙舟队的多个村落都有他的作品。
作为一名“80后”,他并没有年轻人身上的那种浮躁,而是潜心钻研、执着前行。他在龙头雕刻路上这种追求极致的精神,被人赞誉为新时代下的“最美工匠”。
“龙舟控”
自小龙舟成为他心中信仰
今年30岁的张伟潮是土生土长的黄埔下沙村人。家里父亲是一位老木工,从小耳濡目染下,张伟潮也爱上了木工活,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拿着父亲的锯子锯木头,拼装各种玩具,由此也练就了一手扎实的手工技艺。
不过最让张伟潮童年痴迷的,是每年村里在端午节期间举行的龙舟节活动。那时候,每逢端午节,村里热闹非凡:包粽子、龙舟巡游、扒龙舟比赛……张伟潮特别喜欢看龙舟比赛,尤其看着一艘艘龙舟“百舸争流”的场景,他总是在一旁欢呼呐喊。龙舟,也成了他心中神圣的符号。
读小学的时候,当别的朋友同学都沉迷在网络游戏等娱乐里时,他却是手拿一把刻刀在捣鼓琢磨。他从木匠父亲那里找来了材料和工具,照着早已印入脑海中的龙船模样,一笔一刀地雕刻出一艘艘龙船模型。
“没有人教过我如何制作龙船模型,因为真的是喜欢,所以在平时会很用心去观察龙船的模样,然后试着仿造一只出来。”张伟潮表示,工艺是在父亲的影响下学习到的,至于如何造龙船模型,则全是靠自己一步步去摸索。
鱼跃龙门
首次制作龙头便名声大震
如果说龙船模型制作是“小玩意”,龙头雕刻则是一项“庞大工程”。事实上,一开始张伟潮并未想过雕刻龙头,因为做龙头要投入到实际的使用当中,工程更为复杂,工艺更为考究,他也曾经尝试雕刻龙头,但往往做到一半就做不下去了。不过在2010年,一切发生了变化。
住在海珠区仑头村的一位亲戚是村内龙船队的负责人,端午节前一个月,他急着要找人制作三个龙头,但由于是“龙舟大忙季”,一时半刻找不到合适的师傅。他知道张伟潮一直在制作龙船模型,于是找上门来,给了他一个旧版龙头做参照,请求他用一个月时间赶做3个龙头出来。
此前从未真正完成过一个龙头制作,当时的张伟潮内心十分忐忑,他坦言自己并没有足够信心,但碍着亲戚的面子,他决定全力以赴,尽力一搏。
那一个月,张伟潮足不出户,每天开凿超过10个小时,完全沉浸在龙头制作的世界里。到最后,他战战兢兢把制作好的龙头交到对方手里时,没想到对方出奇地满意。
当三个龙头在当地巡游亮相后,张伟潮的名声也在各个村的龙舟队一下子传开了,此后,越来越多的村子找上门来请他制作龙头。
画龙点睛
原汁原味修复百年旧龙头
做一个龙头,简单的要十天八天,复杂的则要数十天乃至更长的时间。张伟潮表示,现在越来越多地方采用机械化生产龙头,但用人工雕刻出来的龙头更有灵性,因此不少村落仍是坚持聘请手工师傅制作龙头。
张伟潮说,他曾走访过各地,发现不同地方的龙头都多少带有“本土特色”,他不希望这种“特色”消失,“我认为这是一种传统的文化,需要传承下去。”为此,张伟潮每制作一个龙头,都会先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然后才根据每个村的传统文化特色进行设计,把这些元素融入龙头的设计中。
不久前,远在开平的一位朋友,把当地一个具有150多年历史的旧龙头送到张伟潮这里,要求帮忙修复。张伟潮说,这个龙头由于年代久远,其间经历了多次修复,里面不同年代的填充物、修补料都齐集一身,看起来残旧不堪,灵气也仿佛消失殆尽。对待这个“老态龙钟”的龙头,张伟潮决定不是简单修补,而是将龙头所有部件一一拆开,并把不同年代的填充物重新清理干净,用上最好的新材料,并尽可能保留原有特色。
“这个龙头有虾这种动物元素在其中,我也尽力保留这样的设计。” 张伟潮说,不少龙头还会以蛇、鲤鱼、青蛙等元素为灵感,“这些设计都很有意思,我会保留下来。同时,我也会问清楚龙舟的用途,从而决定龙的表情。因为竞技用船要显得进取、威风,巡游用船的龙头表情就要慈态感强一些。”
张伟潮日夜开工,历经几个月才把这个作品修复好。当最后把龙头送回开平时,当地的人看到后都对张伟潮的工艺赞叹不已。
知多D
龙舟比赛
也有分类
张伟潮说,目前随着社会发展,龙舟与龙舟比赛也出现了分化。总的来说,分为传统龙和标准龙两大类。传统龙是以木材(坤甸木、梢木、杉木、柚木)为原料制作,而标准龙则用标准型高强度玻璃钢纤维来制作。据介绍,传统龙和标准龙的竞速规则也有很多不一样。
标准龙的比赛用船都是由组委会统一提供,人数、长度、重量、材质均一样,采用的是同一批出厂的船只。而且在竞速赛中,运动员必须统一采用坐姿划桨。
传统龙则更尊重各自传统,龙舟的长度、重量、材质不像标准龙那样严格。在划桨方式上,也不做规定,可坐、可跪、可站立等。因此,传统龙的竞速比赛更具有观赏性。当然,也更具有不确定性。
以龙会友
建立龙舟队让白领也参与
虽然经常呆在工作室制作龙头,但张伟潮并非与外界毫无联系。从2002年开始,张伟潮开始接触网络,他通过开博客,设论坛,建QQ群,用了4年时间,在网上认识会集了将近100名广州本地的“龙友”。
如何让这帮爱好者能够凝聚在一起,共同促进龙舟文化发展?张伟潮对这个问题思考良久,在一些朋友的建议下,张伟潮决心成立一个组织。经过筹备,2006年,一个名为“广州市龙舟传统文化促进会”的组织诞生。
“一开始我们只是一个自发的民间组织,后来人数越来越多,2013年我们就在民政局注册,成了一个正式组织。”自此,广州市龙舟传统文化促进会成了首个官方认证的民间龙船组织,建立起龙舟队。作为发起人,张伟潮也当上了常务副会长。他介绍,“现在划龙舟从珠三角流行扩散到香港、国外,不仅以公司为单位的龙舟队出现了,还有高校、社区也逐渐参与进来,打破了只有村里有龙舟队的传统。”
与专业龙舟队不同的是,龙舟促进会的队员不少人皮肤白净。队员笑称,这是因为白天还要回去企业当白领。尽管这样,龙舟促进会除春节期间外,队员们坚持周二、周五晚例行训练。临近端午时节,更是几乎夜夜加练。
从2010年起,促进会的龙舟队多次报名参加一些周边村内举行的小型龙舟赛,但成绩几乎次次垫底。不过,在张伟潮的带领下,龙舟队不断成长,水平也日渐提升,在2013年参加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公开组的比赛,在70支参赛队伍中取得第三的优秀名次。
蛟龙戏水
广州一年到头都有龙舟赛
目前,龙船促进会在生物岛珠江水域有了属于自己的培训基地,并有了4艘标准龙。据介绍,促进会平时举办的活动都会对外开放,市民只要通过官方微博私信报名就可参加,无需收费。入会的要求则相对较高,预备会员不但要通过一个月以上的考察期,还需要其他会员推荐,在协会理事会投票同意后才能正式成为当中一员。
张伟潮和他的促进会坚持举办广佛龙舟联赛,到今年已是第四届,为了更加亲民,张伟潮把联赛命名为“以龙会友”龙舟赛。这一比赛让无数业余选手也参与进来,体会到了龙舟赛事的魅力。“比赛有个规定,不让专业队参加,因为我们都希望,把划龙舟当作爱好的普通人能在这个比赛中获得快乐。”
张伟潮还说,很多人以为龙舟比赛只是端午节才有,其实广州一年到晚都有龙舟比赛。去年11月6日,张伟潮刚刚在生物岛组织了一场龙舟1000米绕圈追逐邀请赛。
他还介绍,“龙舟比赛需要团队合作,团队里每一个成员都要协同一致,因此龙舟队具有一种很特殊的凝聚力,每位参与进来的人都能感受到这股强大的力量。”
谈创作
“做龙头错了一刀就很难补救”
在张伟潮的工作室,记者看到了一些设计图纸,“这些是我平时跟客人沟通时才会使用的图纸,在制作龙头时,我从来不看着图纸。”张伟潮说,龙头的样子,一直在他脑海里,该从哪个位置哪个角度下多大力的刀,早就了然于心。
张伟潮说,制作龙头工艺相当复杂,所以一定要有足够耐心,曾经有一些年轻人想跟着他学艺,但往往都因为缺乏恒心没有坚持下来,“有兴趣的不一定有潜质,有潜质的又未必有心思。要做出一个龙头不难,但如果不了解不熟悉不喜爱龙舟文化,就不懂变化和设计,也不可能喜欢这个工作。”
张伟潮坦言,做龙头其实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从龙嘴、龙须至龙角,有几十道工序,开料、放样、雕刻、成形、打磨、上色装饰等都是手工完成。他表示,在关键部位,每一次下刀都要精确,有时失手,错了一刀也就再难以补救。
制作一个好龙头最难的是什么?“最难的是做出来作品的感觉跟客人的所需是一致的。” 张伟潮说,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个目标,每次在接到客人的订单时,他总是先与之进行详细沟通,尽力去了解对方的需求以及想法。也正因为这样,客人的满意率和回头率都十分高。
近年来,张伟潮的名气不仅享誉岭南,甚至也接到了来自国外的订单,有的是华侨组建龙舟队,有的是外国买家定制龙头作为艺术品收藏。
“机械化永远雕不出文化韵味”
在当今机械化生产的背景下,龙船及龙头的制作也模具化,但是张伟潮坚信,手工龙头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
“万一3D打印完善了的话,你不怕有一天你的手艺被取代吗?”有人曾这样问张伟潮。“我巴不得3D打印现在马上就可以做龙头了,这样不就更加显出手工艺的珍贵吗?”他这样反驳道。的确,作为一个全广州为数不多的龙头手艺人,张伟潮强调的正是自身的独特性。
“机械化永远雕刻不出文化的韵味。”张伟潮表示,龙头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他不愿看到每个龙头都成为复制品,“我力求制作出的每一个龙头都不相同,都带有它自身的特色,希望每一个作品都能成为经典。”
感悟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比一切都强”
很多人不知道,张伟潮读完技校出来后,曾留任学校当实操导师,他也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了教师资格证,然而历经辗转,他却最终放弃了这份别人看来光鲜的工作,选择当一名手工艺人。
“也许是内心的热爱吧,让我最终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张伟潮如此形容自己的选择。他表示,如果当年坚持在学校教学,也许就会过着一种稳定而轻松的生活。而如今,他直言自己生活是幸福的,因为“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这比一切都强。”
对于自己的未来,张伟潮不曾多想,他说,现在的自己每天都是充实的,制作龙舟模型、雕刻龙头会成为自己生命中长久的主旋律,不会有改变。
故事
曾因雕刻龙头受伤住院
雕刻工作用的工具都异常锋利,几乎每个雕刻工都有受伤的经历。张伟潮也不例外,多年前的一次受伤,如今他依然历历在目。
那一天,为了赶工完成一个龙头,虽然已经连续工作多个小时,但张伟潮还是没有放下手中的刨刀。突然间,一阵钻心般的疼痛袭来,张伟潮手指立刻鲜血直流。原来一不小心,手指伸到了刨刀口,一大块肉被削了下来。
张伟潮的家人立刻为他止血,并将他送往医院。由于手指上的肉被削下太多,医生综合考虑后,建议做手术,从他大腿上切块肉补到手指上。整个手术经历了6个多小时,张伟潮也因此住院了十几天。
这次经历是刻骨铭心的,但是并没有阻碍张伟潮对这份工作的执着和热爱。他依然故我,在伤愈后重新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记者手记
一辈子
做好一件事
不容易
在如今谈论着“工匠精神”的时代里,张伟潮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这四个字的真正内涵。让人感动的是他专注的态度,还有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他不仅仅是做一件工作,更是树立了一种对传统文化热爱、对所做之事细琢研磨直至完美的极致精神。
更让人感动的是,张伟潮坦言“对于自己的选择从来没有后悔,以后也会坚持走这条路”。联想到他的以后,记者脑海里不由得想象出这样的一幅画面:在这个简陋的工作室里,一位手工艺人日复一日地打造同一件物品,几十年如一日,从年轻直至慢慢地变老……弥足珍贵的传统工艺却在他身上一直流传下去。
“一辈子专心做好一件事”,实属不易。
礼乐龙舟的分布区域,自古至今都是按里划分,从不受行政区域划分而改变。 礼乐龙舟经过历史的变迁,原9条龙舟,分别是联捷坊的桃果红、朱紫坊的花蓝桡、南桥坊的九社、东门坊的黄桡、乌纱坊的红桡、南兴坊的天字号、忠联坊的七星、中正坊的白桡、月塘里的黑桡。黑桡在一百多年前已经湮没,现存8条传统大龙舟。 (又称柑皮红;桡柄原色,桡板桃红色,桡板有一太极图,为白色和绿色)
桃果红(联捷坊)所属东仁村:福禄里、芳兴里、新城里、东仁里、五福里、永兴里;英北村:大社里、英盛里、兴盛里、民乐里、九如里、扳龙里、镇龙里;东红村:攀桂里。
东红村:北有南溪桥通墟镇社区新街,村南有建于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的九层名阁——扶风阁,1957年被拆除。东仁村:咸丰年间之前,礼乐原有的墟道、店铺、集市、墟期开设在本村的芳兴里、福禄里、新城里,至今仍存有旧铺和墟地。礼乐人有两句民谚:“有女便嫁芳兴和福禄,朝买鲜鱼晚买肉,若然无食就女无福”、“好睇戏,嫁墟地”佐证。同治年间,随着商业的发展,店铺逐步兴建在立新街、长兴街。古建筑有礼乐乐善堂、芳兴里门楼。英北村:水陆交通便利,村东有恩西路,村西有三多里河。镇龙村东有个“合罗围”,故镇龙俗称“合罗冲”。
桃果红龙舟部分获奖情况
1962年国庆节龙舟竞赛获第三名,获黑底金字“三分鼎足”匾
1978年、1979年龙舟竞赛均获第二名
1980年、1981年龙舟竞赛均获第一名
1983年获外海龙舟竞渡第一名
1988年礼乐镇庆祝江礼大桥落成龙舟竞赛获第一名
1990年礼乐镇庆国庆龙舟竞赛获第二名
1993年礼乐镇庆国庆龙舟竞赛获第二名,获“二龙比翼”匾
1994年江门市江海区成立庆典,在江门蓬江举行江海区第一届龙舟赛获第二名,获“飞龙逐冠”匾
1999年端午节龙舟赛获第三名
2004年端午节龙舟赛桃果红获“一龙齐冠”匾
2006年荷塘镇(2006)龙舟节企业杯龙舟赛获第四名
2009年“国庆杯”礼乐龙舟竞渡获第三名,获“三跃龙门”匾
2014年礼乐龙舟竞渡获第一名,获“三龙共赏”牌匾 (又称花蓝桡:桡柄、桡板均为浅蓝色,桡板有一太极图,为黄色和红色)
花蓝桡(朱紫坊)所属新华村:新墩里、华宁里、新宁里、新龙里;新兴村:西兴里、仁让里、仁兴里、纸扇里:新丰村:三福里、流沙里;新创村:丰安里、永安里、新安里、建安里、沙咀里。
1961年前,新华村隶属武西大队,1961年6月建立新华大队时,村中有新墩和华宁两里,各里取一字,定名为“新华”。礼乐“唯一山”坐落在礼乐乡门楼的北面,礼乐是冲积平原地区,并没有山,在1958年这个土堆被命名为“唯一山”。礼乐上堡至善堂在礼乐乡门楼西侧,至善堂曾为诊所,中医区翼良曾长期在此为乡民诊病。至善堂现已拆除。
花蓝桡龙舟部分获奖情况
1961年国庆节龙舟竞赛获第一名
1962年国庆节龙舟竞赛获第二名,获红底金字“二龙争珠”匾
1963年国庆节龙舟竞赛获第二名
1973年参加司前龙舟竞赛获第一名
1978年参加开平水口振华龙舟竞赛获第二名
1979年龙舟竞赛获第一名
1980年、1981年龙舟竞赛均获第二名
1988年庆祝江礼大桥落成龙舟竞渡获纪念奖
2009年“国庆杯”龙舟竞赛获第一名,获“一统群龙”扁 (桡柄红色,桡板绿色,桡板有一太极图,为白色和红色)
九社(南桥坊)所属雄乡村:西贤里、汇龙里、南龙里:跨龙村:护龙里、忠心里、南安里、西安里、南胜里、东胜里、龙兴里。
雄乡的名称源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清政府划定此村征粮点为“雄”字号,派粮船来收粮,粮船插“雄”号旗,称雄号船,后引用粮船“雄”宇,称“雄乡”,沿用至今,跨龙村村名源于村中心有座古建筑石拱桥跨龙桥。礼乐书院座落在跨龙村东南角,村有南胜里,巷口有座古闸口门楼,门楼外上刻“南胜里”,有楹联:“南地往来敢谓闾门容驷马:胜流建议还期雨露浥芝兰。”门楼内上写“网顶大巷”。
九社龙舟部分获奖情况
清代至民国,九社连夺六科第一:
光绪元年(1874年)获“破碧先去”匾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获“泳中脱颖”匾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获“孰能一支”匾
宣统二年(1910年)获“群龙首见”匾
民国四年(1915年)获“功北萧何”匾
民国十七年(1928年)获“独擅胜场”匾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在外海参赛获第二名
1961年国庆节龙舟竞赛获第二名
1977年、1978年1987年龙舟竞赛均获第三名
1988年江礼大桥通车剪彩龙舟竞赛获第三名
1999年端午节龙舟竞赛获第一名
2004年端午节龙舟赛获“一龙夺锦”匾
2006年荷塘镇龙舟节企业杯龙舟赛获第三名
2014年端午节龙舟赛获第一名,获“一龙圆梦”牌匾 (桡柄原色,桡板黄色,桡板有一太极图,为蓝色和红色)
黄桡(东门坊)所属武东村:益兴里、茂隆里、刘家里、东隆里、仁厚里、东和里、兴隆里、仁和里、仁家里、广丰里、天福里。
武东村位于礼乐东北部,距礼乐街道中心1.5公里;东临环镇公路,西邻新创村,南邻威东、乌纱村。
黄桡龙舟部分获奖情况
民国三十四年(]945年)农历八月十二日出科“胜利飞龙”第一名获“为鳞之长”匾
1982年获外海龙舟竞渡第一名
1990年礼乐镇国庆节龙舟赛获第一名
2004年端午节龙舟竞赛第二名,获“二龙竞标”匾乌纱村位于礼乐东面,东临三江公路,西邻威东村,南临恩西路,北邻武东村,以盛产西洋菜著名,1949年,村民邓荣安从江门白沙引西洋菜在村内种植,初期只有0.7亩地,现全村发展到200多亩地。
红桡龙舟部分获奖情况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龙舟赛第一名,获“飞龙夺锦”匾
1987年国庆龙舟赛获第一名
1988年礼乐镇庆祝江礼大桥落成龙舟竞赛获第二名
1993年国庆赛龙第一名,获“群龙至尊”匾
2004年端午龙舟赛第二名,获“二龙竟标”匾
2014年端午节龙舟赛获第二名,获“二龙献瑞”匾 (桡柄、桡板均为红色,桡板有一太极图,为白色和黑色)
红桡(乌纱坊)所属乌纱村的乌纱里。
乌纱村位于礼乐东面,东临江三公路,西邻威东村,南临恩西路,北邻威东村,以盛产西洋菜著名,1949年,村民邓荣安从江门白沙引西洋菜在村内种植,初期只有0.7亩地,现全村发展到200多亩地。
红桡龙舟部分获奖情况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龙舟赛一名,获“飞龙夺锦”匾
1987年国庆龙舟赛获第一名
1988年礼乐镇庆祝江礼大桥落成龙舟竞赛获第二名
1993年国庆赛龙第一名,获“群龙至尊”匾 (又称红须;原色桡,桡板一红色圆中有黑色“天”字)
天字号(南兴坊)所属东红村:业兴东里、业兴西里、东兴里、英东里;
英南村:南乐里、北乐里、聚兴里、西龙里、南雄里。
英南村位于字礼乐的最南面,东面、北面邻东红村,西邻跨龙,又与东仁村隔河相望,南临南环公路,交通便利,往新会三江、古井客车路经村前。东红村:北有南溪桥通墟镇社区的新街,村南有建于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的九层名阁——扶风阁,1957年被拆除。
天字号龙舟部分获奖情况
1984年庆祝国庆35周年龙舟竞渡获第三名 (桡柄红色,桡板黑色,有白线相连的七颗白圆星)
七星(忠联坊)所属雄光村:新城里、新积里、北盛里、西昌南里、西昌北里、东兴里、新雄里;雄乡村:西兴里、源兴里。
七星龙舟部分获奖情况
1977年、1978年礼乐龙舟竞赛获第一名
1979年、1980年、1981年礼乐龙舟竞赛获第三名
1984年庆祝国庆35周年龙舟竞渡获第二名
1996年中国江门市首届国际龙舟“高路华杯”邀请赛获纪念奖
1999年礼乐镇端午节龙舟赛获第二名
2001年端午节礼乐镇商会杯第一届龙舟竞渡比赛第一名
2004年端午节龙舟赛第三名,获“三龙争辉”匾 (桡柄原色,桡板白色,桡板有一太极图,为黑色和红色)
白桡(中正坊)所属敬和村:祁丰里、敬和里、月塘里、张围里、新塘里、金和里、祁新里;威西村:南昌里、新地里、接龙里、迎龙里、聚龙里、东胜里、泗源里、新龙里、永胜里、永贤里;威东村:东华里、中路里、荣江里、华路里。
白桡龙舟获奖情况
1961年国庆节礼乐镇龙舟竞赛获第三名
1962年礼乐镇龙舟竞赛获第一名获绿底金字“一登龙门”匾
1968年礼乐镇龙舟竞赛获第一名
1977礼乐龙舟竞赛获第二名
1984年庆祝国庆35周年礼乐龙舟竞赛获第一名
1987年国庆礼乐镇龙舟赛获第二名
1990年国庆礼乐镇龙舟赛获第三名
1993年国庆礼乐镇龙舟赛获第三名,“三捷龙门”匾
1994年江门市江海区成立庆典龙舟赛获得第一名,获“捷夺群龙”匾
1995年龙舟竞赛获奖纪念奖
1999年端年节礼乐镇龙舟赛获纪念奖
2004年江门市江海区第一届龙舟竞赛获第一名
2009年“国庆杯”礼乐龙舟竞渡获第二名,获“二龙争鼎”匾 贺庙:新龙舟升水采青回来、每次新挖起龙舟或“出大标”后,都要贺庙。扒丁们装好龙头、龙尾、龙篓、坊牌的盛装龙舟,扒到庙前转鼓,庙前人群燃放鞭炮,递送茶水、饮料给运动员,庙宇的主持送一面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小红旗和一封“利是”,由带水佬接过,插在船头。如此在庙前三次转鼓,谓之贺庙。
晒标:凡“出大标”获得第一名的龙舟,为庆祝夺冠,必定到各坊主要河段扒龙舟三天,沿河燃放鞭炮,显示实力,这叫“晒标”。
食龙舟饭:夺得第一的龙舟组织者,一定在本坊大摆宴席,邀本坊年长者、有声望者、对扒龙舟有贡献者食龙舟饭,小孩也可参加。
做第一龙舟戏:“出大标”夺冠龙舟的坊,传统要做第一龙舟戏,过去是做大戏(演粤剧),后来也有放电影或粤曲演唱的。开演时,扒丁是理所当然坐前排“对号位”。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红桡做第一龙舟戏,搭戏台15丈,牌楼13丈,撰联:“彼有金龙此有银龙四方八面云述别称我是飞龙竟慕群龙首选大地齐欢安乐景;昔者亚元今者解元数十年来先后并美还冀状元希望三元连捷普天同祝太平年。”请来了“胜寿年”粤剧团,有罗家群、靓少佳等名演员演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农历八月十二日出科“胜利飞龙”,黄桡获“胜利飞龙第一名”,东门坊卖沙仔滩几百棵荔枝树做戏祝夺锦,在关帝庙前搭戏台,仁厚里村民黎华润撰戏台联:“黄龙出西海冲波破浪力挫七雄技艺超群竞得双夺锦;彩舟入东门耀武扬威光照五里腾欢鼓舞演戏祝胜利”,请来“万年青”粤剧团演戏七晚七夜。过去演第一龙舟戏,是从傍晚开场直到翌日清晨,通宵达旦一场一场不间断地演出的,傍晚时分,各坊各里,男男女女相约睇龙舟戏,甚为热闹,本坊更是万人空巷。1990年黄桡夺冠,武东管理区在第一号(围名)地堂搭台,益兴里村民区兆炯撰戏台联:“凤翔武乡朝圣地地灵人杰占魁榜:鱼跃东门觐黄龙龙生虎猛夺先锋”,请新会粤剧团演戏三晚,也十分热闹。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开平龙舟2020 2007年开平龙舟邀请赛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开平龙舟2020 2007年开平龙舟邀请赛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早闻天下事下载安装 早闻天下事
下一篇:更多十二星座
本文标题:开平龙舟2020 2007年开平龙舟邀请赛
本文链接:http://m.xingzuo789.com/article/129453.html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开平龙舟2020 2007年开平龙舟...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早闻天下事下载安装 早闻天下...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泗县2024拆迁最新公告 泗县202...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1侉子新款 2024年最新款的...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1志愿活动 全国志愿者活动...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1年春天怎么穿搭 2021年春...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恶魔电影2024推荐 恶魔电影202...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春风赛道体验日 春风体验会所...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南宁什么生意 南宁做生意的文...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澄城樱桃节2020 澄城县樱桃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