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3南京书展在哪举办呢 2023南京书展 免票的文章,本文对文章2023南京书展在哪举办呢 2023南京书展 免票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活动时间:2023年2月4日-2023年3月11日
活动地点:南京明孝陵景区
活动票价:55元(活动期间)
报名方式:微信购票
2023年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暨2023南京春季旅游产品推广活动,将于今年2月4日在明孝陵景区金水桥广场开幕。
今年是梅花节举办的第23个年头,梅花山与梅花节已经成为古都南京的一张“城市名片”,经过多年来的精心培育打造,目前梅花山植梅面积已达1533亩,梅树3万5千余株,品种360多个,其中国际登录品种137个,梅花的规模、数量、品种等方面均在全国领先,无愧于“天下第一梅山”的美誉。
梅花节开幕时,单瓣早白、粉红朱砂、早玉蝶、南京红须、淡粉等早花品种,将会初步进入始花期。春节期间,“淡妆宫粉(情人梅)”、“南京红”等梅花山主打优质品种,有望进入最佳观赏期
。
梅花花情预报
眼下梅花山上大部分梅花正处于花蕾萌动膨大的阶段,早花品种花蕾已经露出或白或红的颜色,饱满圆润,早梅枝头已有花朵绽放。梅花节开幕时,单瓣早白、粉红朱砂、早玉蝶、南京红须、淡粉等早花品种,将会初步进入始花期。春节期间,恰逢情人节(2月14日),“淡妆宫粉(情人梅)”、“南京红”等梅花山主打优质品种,有望进入最佳观赏期。
【梅花节时间】
今年梅花节主会场活动将从2月4日一直延续到3月11日,通过赏梅品梅、艺术展览、创意市集、美食娱乐、互动活动等多种方式,打造市民游客喜闻乐见的新春“旅游盛宴”。
2月4日(立春)上午10:00,2023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暨春季旅游产品发布活动开幕式,将在明孝陵景区金水桥广场拉开序幕。
【休闲活动】
在梅花节期间,10余项精彩活动将陆续与市民游客见面,包括传统的文化展览、花卉展览,如:梅花主题书画展及雨花石展、梅盆景观赏及插花表演、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保护利用成果图片展、国画作品展、“一代军师司马懿”专题图片展、温室春花展等,以及金陵文化集粹表演、金陵美食汇、儿童游乐嘉年华等休闲美食游乐活动。
【创意活动】
今年还创意策划了“钟山文创市集”、“一记朱砂釉里红”亲子DIY、“拓春寻梅”草木拓染、“你与春光都在”诗琴雅集等互动性活动,喜爱传统文化的文青们不要错过。另外,今年梅花节继续采用线上线下互动的形式,动动手指就能参与到节庆活动中。
梅花节期间,关注“南京钟山风景区”微信,即可了解梅花节攻略,参与多项互动活动,赢取梅花节门票等好礼。
目前梅花山的梅花开得怎么样了?
眼下梅花山上拦裂大部分梅花正处于花蕾萌动膨大的阶段,早花品种花蕾已经露出或白或红的颜色,饱满圆润,早梅枝头已有花朵绽放。
梅花节开幕时,单瓣早白、粉红朱砂、早玉蝶、南京红须、淡粉等早花品种,将会初步进入始花期。春节期间,“淡妆宫粉(情人梅)”、“南京红”等梅花山主打优质品种,有望进入最佳观赏期。
梅花谷公园内及梅花艺术中心周边的梅花逐年成长已经具有非常好的观赏性和景观效果。
除了主推梅花山外,在节日期间我们还将重点推荐梅花谷、新梅园等区域的赏梅。同时,我们推出这条经典线路几乎包含了今年主要的展览和活动。
公共交通(地铁、公交)——明孝陵三号门(梅花谷南门)——台想昭明——梅花妆韵——梅花艺术中心——石象路——博爱阁——孙权纪念馆——梅花山大草坪——新梅园——总理温室——(红楼艺文苑)——樱花园。
活动时间:2023年2月4日-3月11日
地点:明档衡返孝陵
门票:70元/人
微信购票行饥:55元/人
朱友舟
朱友舟,1973年生,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术学博士,中国书协会员,书法系副主任,江苏省书协理事,江苏省青蓝工程学科带头人。2023-2023年加州大学访问学者,2023年清华大学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协同中心班(贵阳孔学堂)结业,2023年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简帛中心访问学者。曾主持并完成省级课题《毛笔、笔工及书法创作》、《江苏书法史》,并参与文化部课题《中国书法创作理论研究》,2023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战国楚简书风研究》,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中文名:朱友舟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岳阳
出生日期:1973年
职业:书法家
毕业院校:南京艺术学院
主要成就: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美术学博士
中国书协会员
代表作品:出版论著《姜夔<续书谱>研究》《中国古代毛笔研究》等
导师:徐利明
人物简介
朱友舟,1973年生,湖南岳阳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术学博士,中国书协会员,书法系副主任,江苏省青蓝工程学科带头人,美国加州大学访问学者。
获奖情况
2004年获刘海粟奖学金;
2004年入展全国第一届大字展;
2023年入展全国首届行书展,入展全国首届草书展;
2023年入选“青年百强书家排行榜”;
2023年入展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
2023年南京第三届书画博览会金奖。
2023年入展全国第二届草书展;
2023年获南京艺术学院优秀研究生一等尘巧奖学金;
2023年博士毕业论文《中国古代毛笔研究》获南京艺术学院优秀博士生论文一等奖;
2023年《鸡距笔考》获全国第九届书学研讨会二等奖。
2023年《中国古代毛笔研究》获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三等奖。
2023年获江苏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作品欣赏
论文发表
《论白沙茅龙书》发表于《书法世派含键界》(2004年第9期)。
《茅龙飞出右军窝——论陈献章书法的入古出新》入选岭南书学研讨会。
《翁方纲的书学思想》发表于《书法研究》(2023年第1期)
《随意倾倒,不复能工——论黄山谷书论美学思想》发表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23第3期)。
《高等书法教育中摹书的价值重估》发表于《新视觉艺术》(2023年第4期)。
《论翁方纲关于米芾、董其昌的书法题跋》发表于《邵阳学院学报》(2023第4期)。
《大爱无疆才情飞扬——徐利明先生的书法艺术》发表于《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3-9-15)
《<续书谱>风神论研究——兼论人品与书品的关系》发表于《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3-12-15)
《<续书谱>版本考》发表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23-2-15)
《<续书谱>中“真态”与“私意”之辨》发表于《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3-3-15)
《清梁书同<笔史:笔之匠>补正——唐以前笔匠辑补》发表于《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3-6-15)
《清梁书同<笔史:笔之匠>补正(宋老旅代之属上)》发表于《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3-7-15)
《清梁书同<笔史:笔之匠>补正(宋代之属下)》发表于《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3-9-15)
《元代笔工校补(下)》发表于《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3-12-15)
《清梁书同<笔史:笔之匠>补证(宋代之属)》发表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23-8-15)
《<元代笔工考>校补》(上)发表于《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3-10-15)
《<元代笔工考>校补》(下)发表于《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3-11-15)
《宣城中山兔毫考辨》发表于《书画世界》(2023-1-15)
《韩愈<毛颖传>之中山考》发表于《兰台世界》(2023-2-18)
《枣心笔考辨》先后发表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23-4-15)、《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3-5-15)
《毛笔源流考述》先后发表于《书画世界》(2023-7-15)、《美术》(2023-6-5)
《毛笔制作工艺研究——以散卓笔为例》发表于《创意与设计》(2023-6-30)
《宋代毛笔形制的变迁与苏、黄的书风》发表于《书法》(2023-7-10)
《明代茅笔制作与书法美学特色》发表于《荣宝斋》(2023-7-15)
《<兰亭序>与鼠须笔考辨》发表于《荣宝斋》(2023-8-15)
《论元代湖笔》发表于《兰台世界》(2023-9-6)
《<元代笔工考>校补》发表于《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2023-10-31)
《古代毛笔研究现状综述》发表于《荣宝斋》(2023-11-15)
《论“择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发表于《书法》(2023-12-10)
《散卓笔考》发表于《美术观察》(2023-2-15)
《论“善书不择笔”》发表于《书法》(2023-3-10)
《狸毛笔考述》发表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23-4-15)
《鸡距笔考》发表于《书法》(2023-7-10)
《以写我心——略论清代黄慎的草书艺术》发表于《荣宝斋》(2023-7-15)
《碑帖技法讲座(三十八)——祝允明草书<前后赤壁赋>》(一)发表于《书法》(2023-8-10)
《碑帖技法讲座(三十八)——祝允明草书<前后赤壁赋>》(二)发表于《书法》(2023-9-10)
《羊毫笔考述》发表于《美术观察》(2023-11-15)
《见素抱朴——朱友舟书法作品选》发表于《书画观察》(2023-11-15)
出版论著
《姜夔<续书谱>研究》,江苏美术出版社;
《南京艺术学院硬笔书法考级教程》(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
《草篆》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教学范本——朱友舟卷》江苏人民出版社;
《工具、材料与书风》,东南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毛笔研究》,荣宝斋出版社;
《当代艺术名家精品选选——朱友舟草篆》,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艺术评价
友舟印象■薛元明
友舟与我是同龄人。以我的观感,他乃同侪中出类拔萃者,学术研究和创作鉴赏兼顾。具有独立学术见解,已成一家之言。而且他能将多年研究积累的学术观点以轻松文雅的笔调阐述出来,给人以智慧启迪和美的享受。这一点从他的临落款便可窥豹一斑,如“以《月仪帖》写《千字文》”,“以智永禅师《千字文》法临《元_墓志》”诸语。这是建立在个人学术思路基础上的“还原”。六朝文化的精髓是人性扩张,智永书法和北魏墓志有一种“相对性”,以此作为突破口,实施南北书风、碑帖相合的尝试,同时以墨迹来解读碑刻,无疑带给观者很多启示。换句话来说,这些款语其实也是新颖而深刻的学术观点。宋克《急就章》和《月仪帖》之间一脉相承,以此实现章草的古今对接,通过经典来获取经验,进而将各种取法资源的融汇,构建自我风格。在我看来,所谓的个性就是自身思路的不断重新问题化,在不断往复的整理过程中,建立一种新的“秩序”。
友舟极为注重书写性。字里行间有种种“趣”,情趣与理趣相互生发、相互包容。如果说理趣的呈现与作品形似的显现和变化关系密切,情趣也若隐若现存在其间的话,追求神似的过程则是情趣和意趣共同展现的过程。在审美活动中,书家总是以个人的整个心灵来感受即时状态和人生境况。人生有趣,书法才有趣。也就是说,书家的情感和意向在书写过程中必定相互关联,由此决定了情趣的生发总是趋于意趣的形成,意趣的形成则又涵括情趣的生发。合而为一,就是“我趣”。友舟一个很重要的立足点是明清格调,我的印象中较深的是金农隶书和赵之谦的行楷书,兼容老米的恣肆和智永的隽永,化为自家血肉,林林总总的作品做到了“达意”、“传情”、“示文”。
从这些层面上来看,学术研究的功用在创作中完美地体现出来了,实质成就了“我之为我”的主导性。一切取法资源都要为我所用,一是无用之用,侧重学术精神的濡染,二是有用之用,能在创作中大显身手。二者有机结合,便能做到意在笔先。友舟的很多作品,既具有个性色彩,又有独特意蕴,既是艺术境界的创造过程,也是个人品格和人生境界的呈现过程。
当下时代,通才已是不可能。其实古代所说的通才,大多偏向于诗文书画一类。即便是苏轼这样的大人物,放在当下,也有诸多不涉之领域,如金融、管理、财会等。如今的书法社会化,涉及到的领域已极其广泛,头绪繁多,考据、创作、市场、鉴赏,相互间持续关联生发。友舟做到了在专业基础上的通达,实现书法专业领域内的贯通。很简单的事实,如果不懂考据而谈技法,难免错讹,如果没有创作经验来谈理论,则难免空洞。友舟作为一个复合型书家,可谓左右逢源。
在我眼里,友舟是书人,是学人,也是文人。来源:美术报
——薛元明(作者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著名书法评论家、篆刻家、书法家。)
书,如其人——三识朱友舟
2023-8-21乾华于梁溪河畔荤素斋中
我在南艺求学三年最熟悉也是最有趣的一句话莫过于“人蛮好的”,这句话弹性很大,如果有人用这句话来夸人,您可要当心了。当然,我用这句话来谈朱友舟是它正面的意思。
我考研前与朱友舟有一面之缘,考完研就匆匆回家了。经过漫长的等待后才得知我原单位扣留了录取通知书,这时,离到校报到就几天了。我赶紧托刚刚留校的朱友舟,请他到研究生处为我再打印一份录取通知书来,两天后即快递到了手中。我是受惠的人,说起来难免主观:对于古道热肠,急人之所急的他来说是自然而然的善举;对于我来说则人生轨迹从此改变了。
同事好友大多都去友舟家做过客,不仅仅是家里人的热情,更在于他岳父的好厨艺,为友舟赚足了口碑。他岳父母常从湖南带来腊肉熏鱼豆腐丸子辣椒制品等地道的原料,佐以地道的厨艺,等到青红分明的菜肴上桌,早已羡煞桌旁人。而对与同为在外游学的湖南人,他特别能体会我对辣椒的怀念。所以,每逢节假日便邀几个在校读书的老乡到他家小聚,除了叙乡情谈风物外便是大快朵颐,其中至乐,同乡好友自然会心。
他“人蛮好的”,更在于他专心艺事,究心学问。
熟悉友舟的朋友大概知道他是阅历丰富,专业精湛,艺术感觉敏锐的才子。但成就他才情的还是甘于寂寞的努力用功,据说,他读研期间每天书写达数小时以上,读书不可以数计,在众多努力的同学中是最用功的一位,他的毕业作品颇得行家好评。
我熟知的是他近一两年对书法的承载材料——笔墨纸砚的研究。现在对于研究工作注重实证的人多不多我不清楚,但朱友舟是其中之一。他数次自费到安徽、江西、浙江、福州、内蒙、厦门等书画材料产地考察,在厂家车间看生产流程,访做工师傅,探原材料制作,无不细致留心,记录翔实。对于笔的研究更是系统而深入,如笔的制作,关注笔的性能与制作工艺、材料配置等;如爬疏史实,考形制、辨流变;如关注笔工,注重收集整理古今笔工资料,为笔工立传;如关注制笔地域、制笔流派;如笔工与书家交游考;如笔对作品的影响等。他发表的研究文章已经说明了他研究的进度,更何况他的研究还在不断深入,我们将看到一个对笔有着全面立体研究的专家——朱友舟教授。
友舟于艺事,不仅能专,而且能博。只要与艺术相关的才艺,他都有所涉猎,能笛子演奏,善品酒,精赏鉴,在此就不多说了。
“书如其人”,他人好,书法一定很好。他的书法作品气息纯正,笔法精纯,结字讲究,造型生动,章法有意趣等,这些话由专家们来说才好,我这个票友说,谁信?!就不雌黄了。
他“人还蛮好的”吧。
——周乾华(该作者现为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博士生在读,师从于周京新教授。任教于无锡城市学院。)
江城子·赠友舟
忆君豪志别湖湘,帖欺床,墨侵裳,寒夜窗前,汗水化冰霜。情铸京华浑若铁,
千里外,祝祺祥。
谁个事业正辉煌,夜奔狼,晓腾骧,金陵安营,弹指十年长。且喜终成真射手,弓引处,雁仓皇!
2023年3月2日修龙
评朱友舟书法
友舟的书法,流露出一种潇散婉约、平淡天真的气息。这种气息很珍贵,因为其中有自然而然的天性在起作用。为书为画,能得点天性不容易,能以天性融合诸家各法不容易。友舟书法曾博学众家,汉隶、魏碑、钟王、唐宋人法书以及民间书风的各种等,无不进行精心研习,然而却从未见他挂靠在哪一家,只见自顾自将心得汇入自家笔底。我看他最拿手的行书,往往在真情率意处见气韵生动,用笔厚重处见姿态丰富,不见怪、力、乱、神,但见拙中藏秀下的灵气与朴实之融汇。友舟年轻,依其一贯的勤奋刻苦学习态度,前途自是不可限量。
孔六庆---现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硕导。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评友舟---梁培先
友舟兄是我的师兄,他追随我的导师邱振中先生的时间比我早,所以,应该称师兄才是。后来他考取了南京艺术学院徐利明教授的研究生,留校任教、再后是继续读博士。一路走来,可谓是步步攀升、不断地求索。
友舟兄的书法受邱老师笔法理念的影响痕迹是比较明显的,并且徐老师的一些创作手法诸如用笔的随机生发等等他也运用的相当自如。这是我见到他的作品最为高兴的地方,这绝不仅仅因为我们出自同门,而是因为,当我十多年后重回南京之时,时空的错愕已恍如前世。前辈的凋零——那种余音远去的无奈已使这座历史名城离我们的文化理想越来越远,或者坦白地说,懂书法的人越来越少了。约略可以见到些在基本的笔法层面能够接续下来的人,也是如凤毛般稀缺。友舟兄的作品至少还能守住某些最基本的技巧、技术和要求,这使我感到颇为欣慰。
我一直认为,在中国艺术中,技术、技巧本身就是文化。对一种技术、技巧的选择、学习与运用以及运用程度的高低,起根本性作用的是一种文化心理的修炼与手头功夫的对应锤炼。远离基本技巧规范、技术规范的空洞叫嚣、滥情式的抒怀,相比应是等而下之的。或者说,后者的做法对应的是一种江湖气的、卖弄的文化心理,其不高级是必然的。真正的大艺术不一定要叫嚣、艺术更不意味着一定要抒情。叫嚣者、抒情者所看重的只是一个“个我”、“小我”的狭小范围内的风骚,真正的艺术、大艺术从来就不是这样的。艺术不属于自我,只有在不属于自我的宇宙中驰骋,最终实现的才是真正的自我——一个超越狭小自我的“大我”——这是做中国艺术者从事艺术第一天就应该明白的道理。
本来是友舟兄嘱我就他的作品发表些感言。但我拉杂说的好像都是些不相干的东西,非是不愿意更为深入地探讨他的作品,而是由于大家都是在路上的人,一边行路、一边看风景,风景本身也是一种参照。愿与友舟兄共勉。
梁培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师从尉天池、马士达、邱振中、王冬龄诸先生。
亦狂亦侠亦温文
诸明月------观友舟学兄书作有感
友舟学兄行草书作以章草为基,恣情挥洒,极具个人面目。黄庭坚云:随人作计终后人。个人风格的探求是一个书家必须慎重思量的.近来读金农书迹,其三十岁就收藏汉魏以降碑志二百四十多种,因其多见多识,耻与人同,才成就了金农行书,楷书,隶书上的高妙.章草书风当下书坛以此为心摹手追者寥寥,一派二王阁帖,天下一统,而我知友舟兄有成矣.
此次展览小品中,既有传统风格之作品,又有少字墨相派探索作品,以篆隶风格拓展开来,可见友舟兄才情高溢。这与他之前中文专业的综合素养有关,早先北上中央美院从王镛先生进修,后又南迁投南艺徐利明教授门下习艺,北上南下,历经多载,可见他游学与习艺之心虔诚有加.
友舟学兄在南艺美院任职,以学术为重,汲汲渐修,又博士在读,博士论文以高二适先生为研究对象,成学者型艺术家我想是他内心的期求.虽然青灯黄卷,不如专注创作的书家热闹,但燕雀安如鸿鸹,友舟兄日后当要大成功,诸君可拭目以待,定知我此番断言不虚也.
诸明月于旷庐灯下匆匆.
好长时间,没有这样精彩的线条了。
写出了自己的东西,才是真谛。
先生笔画沉稳,率真自然。
切忌不要拘于现代名人和所谓大家的风格。
追求自己的内涵和深度,假以时日,必将大成。
弟友舟自幼酷爱书法,大学时用心习之,工作后有机会北上,至央美王镛先生求学,一幸也;后又南下,至南艺徐利明先生攻读硕士,成绩突出而留校,二幸也;今再到徐先生门下深造,三幸也。然幸运背后是坚持和辛苦,胆识和才气,吾知之。
吾家乡在湘北丘陵,山青水秀,民风纯朴。尤其友舟所居小村,门前流水淙淙,屋后古木葱葱。观其书,已是家乡景象也。此亦吾画之求也。
从北上得来的线条功底,加南下的学术修养,渗透家乡的自然气质,乃有友舟今日自然朴实、耐人寻味之书风。
伟雄信口之言,权当家乡小聚之时聊天耳,一笑置之。
易伟雄--湖南山水画家
观友舟兄书展有感---李永强
友舟兄青年才俊,思维敏捷,书艺精湛,对书法创作以及其在当代的发展有着自己深刻的思考。几日前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馆成功举办的“见素抱朴——朱友舟书法展暨《中国古代毛笔研究》新书见面”,是对他书法创作与书学思考的完美诠释。参观展览,感受有三:
一、势与致。古人云:“观画之术当,远观其势,近取其致。”虽为言画,但亦可用于书法。走进友舟兄的书法展览现场,顿时被迎面扑来的磅礴大气所震撼。八尺、丈二、甚至更大的书法作品,自上而下,一泻千里,咄咄逼人,潇洒豪迈之气跃然于纸上。然近观其作品,无论丈二大幅,还是方寸片纸,随心写出,法于笔端,心手相应,精致之极。
二、金石气与书卷气。观友舟兄的书作,气势雄浑,浑然厚重,处处流露着古朴的金石之气,金石之气源于其对碑学的重视与临习。然在苍茫浑厚的金石气中却也俨然蕴含着悠悠的书卷气,这与他深厚的学术修养与积淀有关,书卷气靠的是文化的孕育与学术的支撑,并非一日之功,实属不易。
三、传统书法与当代展示。书法可谓是传统的代名词,其蕴含了中国文化与哲学的精神,因此,书法的展示也比较单一。此次展览的展示打破了传统单一的展示方法,从墙壁上走了下来,采用了新的展示方式,使得观者眼前一亮。从书法作品到展览布置体现了书法家与策展人的深入思考。
友舟兄年届不惑,精力充沛,正是书法创作与书法研究的黄金时期,祝愿他在今后的艺术之路上创作出更优秀的成绩。
跨界的朱友舟
此次“见素抱朴”展不仅呈现了朱友舟的书法,而且成为了一场与书法有关的空间欢宴。这个“欢宴”在江苏有特定意义,对南艺美术学院的展览空间而言也是如此,更重要的是,展览的成功对朱友舟个人信心是一次激励。
书法在中国当下艺术的大格局里,一直扮演着一个高雅性与大众性同在的角色;在公共艺术的传播中,书法由于其体量的关系,一直还只能是个点缀。曾有人做过将书法带入当代的尝试,上世纪八五新潮时期的谷文达,就将汉字单独挑出,拆解,水晕墨化后重新组合;徐冰的《析世鉴》有汉字书法的外表而无汉字表意功能;其后他的《新英文书法》更是将英文的字意与汉字的外形巧妙结合。他们都越出了汉字表意、书法审美的限定,进入到一个充分驰骋、观念性的当代艺术表达中。可以说书法、文字只是他们艺术表达的中介符号之一。
朱友舟现在还走不了那么远,但从展场效果和他的表述看,他已经有一颗躁动的心,将自己已经非常熟稔的书法单元重新裁量,他的书法展已经从平面上对趣味、性情的展示,发展到通过对空间的占领、视觉压迫,造成对字、书写重新审视的一个临界点。
“临界”意味着既可以跨越也可以守成,“临界”也是一个平衡点,是否跨越?界限这边,轻车熟路,鲜花铺就,前景已然可期;界限那边,一个前人很少踏足的原野,鲜花与陷阱同在,前景虽不甚明晰,但那却有着更多创造的诱惑!
顾丞峰--2003年获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史博士。现任教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朱友舟书法我见
书法这玩意说起来很简单,就是用毛笔写中国字。可这玩意又很复杂,有些人穷其一生的精力也没有闹明白书法到底是咋回事。虽然,书法是小技,但是它囊括的东西又很多,比如中国古代朴素的哲学思想、比如人生的历练、比如对审美火候和尺度的把握,往简单里说,单就技法而言,也是既复杂又玄深。
能够把书法写明白了,其实是一个书写者的福分。毕竟,我们玩了好多年之后,还没有明白你在玩什么,倒是挺悲哀的。朱友舟的书法,多年前就见过,不温不火、不激不厉的,是那种不张扬但却很有味道的字。过了好多年,再看他的字,似乎还是老样子,但里面却有了更多的味道,这也类似酒,陈的年头多了,就厚重、就有劲、就余韵绵长,虽然,不是一下就能把你醉倒的烈性酒,但品进去也会醉人。
友舟善行草书,这一定和他的性格有关。虽然我俩接触不多,但他那种嘻嘻哈哈的乐天派性格,必然会选择具有抒情性的行草书作为载体来抒发。其实,仔细研究一下他的作品会发现,他就是那种把书法写明白了的人。
比如,他的行草书善于藏。所谓的藏,就是内敛,他没有依靠线条的拉伸、结构的变形夸张来彰显自己的才情和个性,而是用收敛的方式很斯文的流露自己的笔墨性情,这一点颇暗合中国的哲学思想。比如,他的行草书很耐品。所谓的耐品,就是他从古代传世的经典书法中发现并提炼出来了一些精华的东西,这些东西其实就是古人的细节,他把这些东西巧妙且合理的融入到了自己的创作中来,同时不拘泥于某家某派之法,于是他的作品便有了古雅的味道。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他的作品中找到一些诸如章草的某些笔意而不仅仅是线条的形状,也包括他对一些结构的处理方法和字法的选用等等,都显现了他巧思的匠心所在。比如,他的行草书线条简净。所谓的简净,就是他深刻的明白古人所言的笔法到底是什么,而不单纯的追逐古人的线条形质。笔法的内核不就是用笔的手势嘛,是手势造成了线形。很多人写行草书以缠绕为能事,以为满纸烟云,其实剔除那些乱七八糟的虚线之后,体势零散琐碎,这是不懂行草书结构的通病。而友舟作为一个学者书家,很显然他做了深入的梳理和研究,懂得行草书该怎么写,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写行草书能断、能简很难,能够写到干净、斯文的境界其实更难。斯文,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他的书法能够在当代展览时风的笼罩下,特立独行于自己的道路上跋涉,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智慧。
我想,作为一个研究书法的专家,他对于毛笔工具、对于传统书法都有着深刻的研究,这便是他的优势。而一个书法家能够保持住不温不火的书写心态,长此以往,路会越走越宽,艺术之舟最终也会划向理想的彼岸的!
齐玉新--著名书法家、理论家。中国书法家网站首席执行,中国书法家论坛坛主
续书谱>前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元代笔工考>兰亭序>毛颖传>元代笔工考>元代笔工考>笔史:笔之匠>笔史:笔之匠>笔史:笔之匠>笔史:笔之匠>续书谱>续书谱>续书谱>续书谱>管松涛少将 管松涛(1902-1966),原名管之山,山东巨野人。1921年19岁参加东北军,历任士兵、班长、排长,1927年好并模任连长。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入南京炮兵学校学习,毕业后任东北军49军炮兵营连长,参加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后任东北军57军少校副团长,参加徐州、扬州对日作战。1938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参与万毅组织的捕捉东北军57军军长的行动,行动失败后被监视,强行送于学忠部受训。于途中逃脱,参加八路军。 抗日战争时期,任滨海军区独立旅参谋长。1943年任滨海支队参谋长,参与开辟海陵县抗日根据地,参加甲子山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进入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7纵20旅旅长。1946年任辽宁军区第2军分区司令员。参加了四平保卫战和叁下江南战役。当敌军大举进攻临江时,率领两个团在敌后坚持游击战争,牵制了敌3个师和两个交警总队。蔽蠢1947年参加围困长春、解放沈阳。1948年任第四野战军40军153师师长。参加平津战役。1949年因病休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参谋长,参加了第一至五次战役。回国后,任炮兵学校副校长、高级炮兵学校副校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任人民共和国二友缓级自由独立勋章。1966年5月1日因病逝世,终年64岁。。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2023南京书展在哪举办呢 2023南京书展 免票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2023南京书展在哪举办呢 2023南京书展 免票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下一篇:更多十二星座
本文标题:2023南京书展在哪举办呢 2023南京书展 免票
本文链接:http://m.xingzuo789.com/article/64534.html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3南京书展在哪举办呢 2023...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3年开始转运 2023年转运的...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衣服潮流是什么意思 衣服潮流...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csgo配置2023 csgo配置要求的...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哈尔滨家具2023年几月几号开展...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3年小女孩编发 女娃编发的...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3华为618会便宜吗 2023华为...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流感 新闻 2023流感最新新闻的...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喜迎2023小报文字 喜迎2035手...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3新未来高一联考河南答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