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古代农历闰月什么时间开始计算 古代农历闰月是几月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古代农历闰月什么时间开始计算 古代农历闰月是几月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闰月,阴历以月球绕地球定历法,每年和回归年的365日5时48分46秒相差约10日21时,积以置闰,所以每三年要闰一个月,每五年闰两个月,每十九年闰七个月。这样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称为闰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就叫闰某月。
每相隔四年会出现一次一闰。用当年的年份除以4,能够除尽没有余数的年份就是闰年,有余数的就是平年。
拓展资料:
闰月(Leap Month),是一种历法置闰方式。在亚洲(尤其在中国),闰月特指汉历(民间亦称农历)每逢闰年增加的一个月(为了协调回归年与汉历年的矛盾,防止汉历年月与回归年及四季脱节,每2至3年置1闰,古代曾采用19年置7闰的闰周,到唐代的《麟德历》时废除了固定闰周,采用无节令月置闰,因此是该闰时置闰)。有时,闰月也指公历的闰年中包含闰日的月份(即公历闰年的2月)仔迅。棚戚升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汉武帝发现之前的此前的颛顼历,以建亥为岁首(即农历十月)已不适用,随任命司马迁以太史令身分和中大夫孙卿、壶遂及历官邓平、落下闳、天文学家唐都等二十余人,改革历法。经这批专家通力合作,反复计算、选择,终于在这年五月颁布新历《太初历》。
《太初历》改以正月为一岁之首(链老秦历以十月为一岁之始),一月的日数为29.53天,一岁一年的日数是354.36天,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也是中国历法史上进行的第一次大改革。
农历闰月怎么算
农历平年有十二个月,全年354天或355天,闰年为十三个月,闰年全年383天或384天。那么农历闰月怎么算,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闰月的记算法
农历年中月以朔望月长度29.5306日为基础,所以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
农历闰月怎么算
闰月是我们的祖先在编创历法时的独特创举,是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
我国古代所行的历法是属阴阳合历,月份是配合月象的圆缺,而年要配合四季寒暑的变换。可是12个阴历月(朔望月)不过约354日左右,而1个回归年(即阳历年)却有365.2422日,两者相差11日左右。如果长此以往不做任何调适,阴历和阳历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手敬,比如16年后,二者会相差176天,差不多是半年的时间。那时,也许阴历方才六月,阳历却已是隆冬12月,这样就可能出现“六月飞雪”的奇怪现象。农历闰月有什么规律
我们聪明的祖先找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安插“闰月”,大约每3年加1个闰月,精确地说19年加7个闰月(即“十九年七闰法”),把回归年与农历年很好地协调起来,保证农历年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季,四月到六月为夏季,七月到九月为秋季,十月到十二月为冬季,也同时保证了农历岁首在冬末春初。
为什么要闰月?
这个主要是地球的.一个公转周期为365.2422天,而咱们的农历如果不闰月的话,每天的长度为354.3672天,相差了10.88天即将近11天。如果照这个速度长此以往的继续下去,那所有的历法都要乱套了,老百姓会误了农粗薯派时,在以农为本的国家,这是不可接受的,因此,咱们的老祖宗就发明了和二十四节气结合的闰月方法。按照节气定农时,就不会有误差了。对现在的人来说,如果没有闰月,过年很可能在三伏天。
【相关阅读】
一、关于闰月的含义
我们古代使用的历法(夏历、农历),是拿月亮做参照定月份的,但是年又是参照太阳设定的,这样中间就出现了问题。
按照农历,一个月只有29天或30天,月亮盈亏晦朔,一个周期近地点时是三十天,远地点时是二十九天,平均是二十九天多一点。
一年加起来是三百五十四天,与岩贺太阳历算的三百六十五天,差了十一天,这就是“闰馀”。
因此,“闰”字的本义就是多余,而中国的农历,两年或三年,需要加一个月,所加的这个月便称“闰月”。
二、闰月之古代置闰法
中国传统历法自古以来采用的都是阴阳历,历法家通过安排闰月来协调历年与历月的关系。置十二中以定月位,有朔而无中者为闰月,中之始曰节,与中为二十四气。
中国古代天算家用24气划分一个回归年,24气由12个中气与12个节气交互组成,而每个中气定义历法中的一个历月,如冬至所在的历月,一定是天正11月。
三、闰月的历史沿革
中国传统历法中的历月为朔望月,平均长为29.53059 日,全年十二个月为354.3671 日,与回归年长度365.2422日相差约10日21时,因而需置闰月,以使各历月与天象、物候相对应。
中国古历曾采用三年一闰、五年两闰、十九年七闰的法则,每逢闰年所加的闰月置于年终。秦和西汉初行用《颛顼历》,以十月为岁首,置闰于年终称“后九月”。及至制定《太初历》,把闰月分置在一年的各月,并规定以没有中气之月为闰月,月序同上月但加“闰”字。
因二十四节气中,各节气、中气平均长30.4368日,与朔望月之长相差近一日,所以中气(或节气)在农历历月中的日期,逐月后推约一天;经历长久,总会出现中气赶到月末,而再下一个月必然无中气而只有节气,于是这个月份就列为该年的闰月。
然而此规定在采用“平气”的历法中为可行,因而为后来所沿用,但至清《时宪历》改用“定气”注历时则为不可行,因会出现一年要置两闰的可能。故此又补充规定:以两次冬至之间包含有十三个月的年份定为闰年,该年中的第一个无中气之月,定为闰月,此规定沿用至今。闰年中以闰四、五、六月最多,闰九、十月最少;闰十一月、十二月、正月则不出现。
;1968闰七月、1976闰八月、1984闰十月、2004闰二月、2023闰四月、2023闰四月、2028闰五月、2036闰六月、2044闰七月、2052闰八月、2080闰三月、2088闰四月、2096闫四斗宽月。 这些都是有闰年闰月的年份,我们也叫作双闰年。
闰月(Leap Month),是一种历法置闰方式。在亚洲(尤其在中国),闰月特指农历每二至三年增加的一个月。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防止农历年月与回归年即四季脱节,每2~3年置1闰。古代曾采用十九年置七闰的闰周,到唐代的《麟德历》时废除了固定闰周,采用无节令月置闰,因此是该闰时置闰。
扩展资料:
置闰由来
农历是我国的传统历法,所采取的传统农历是一种以阴历为基础,同时又融合阳历成分而形成的历法,即为阴阳合历。阳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为一回归年而制定的。阴历则以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而制定,根据月相确定日期和月份。一个阴历朔望月平均为29.5306天,12个朔望月为354天或355天,与阳历回归年(约365.25天)相差11天左右,3年累计的时间差距会超过一个月。因加入了阳历成分,故农历是兼顾太阳、月亮与地球关系的一种历法,属阴阳合历。由于纯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而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不能反映季节。与阳历年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的是,阴历年相比阳历年在天数上有时会相差一个月;为了协调阴历年与阳历年之间的天数,于是农历便通过“置闰法”进行调整使两者年总天数相适应。
现行农历置闰方法是“十九年七闰”,即每隔两年到三年,就必须增加一个与上一个月相同的农历月份,增加的这个月叫闰月。置闰法的规则是依据与阳历回归年相关的二十四节气来定的。一个回归年分为二十四节气,如果二十四节气从立春排到大寒,那么单数个就叫做节气,双数个叫中气。农历用十二个中气分别表征一年的十二个月,中气与中气之间的平均相隔相较一个阴历朔望月会多出近一天。长此以往,总会出现中气在月末的现象,那么接下去的一个月必然会没有中气而只剩节气了(也就是下一个中气位于之后第二个农历月的月初)。于是这个没有中气的农历月份就被称漏纤作上一个月的返销仿闰月。
农历年中月以朔望月长度29.5306日为基础,所以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为保证每月的第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因此,农历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还出现过如1990年三、四月是小月,九、十、冬、腊月连续四个月是大月的罕见特例。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古代农历闰月什么时间开始计算 古代农历闰月是几月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古代农历闰月什么时间开始计算 古代农历闰月是几月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下一篇:更多十二星座
本文标题:古代农历闰月什么时间开始计算 古代农历闰月是几月
本文链接:http://m.xingzuo789.com/article/68560.html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古代农历闰月什么时间开始计算...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苹果按农历设置提醒 iphone农...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深秋农历是几月到几月 深秋是...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春节既农历新年 春节既农历新...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农历到底准不准 农历要求的文...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农历处署什么意思 农历处署有...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我们用农历还是阴历 我们用农...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农历每日时辰查询 农历每天的...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农历作灶吉日 农历查询作灶的...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农历几月狮子座 农历几月狮子...